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艺术快报
长安居书法批评之批评发布时间:2024-9-16 15:36:18 点击率:314次
针对批评或辩论,应持三项最低限度原则: 1、不提资格论。任何人都有资格评价你的作品,只不过有高下优劣而已。众生平等,即使你贵为天人,贩夫走卒都有资格对你说三道四,不可以外行而摒弃焉。 2、不质疑动机。动机看不见摸不着,深藏内心,不可揣测,无法证明,着力此处,会转移焦点,从而让批评或辩论无法进行下去。 3、忌人身攻击。就作品论作品,客观理性,既指出缺点又不落下优点,不涉作品之外话题。否则即陷入无止境的争吵与谩骂,正常的批评同样无法进行下去。 笔者阅读了一些长安居近年的书法批评文章,有所感触,拉杂写下,与诸君分享。先说其存在的问题: 1、不够客观理性。指出缺点,较少或不涉及优点。批评对象并非一无是处,却被批得体无完肤,往往采取全盘否定之态度。这样被批评者难以接受。有时用词欠妥,使用消极负面甚至激烈的词语,已经涉嫌人身攻击,往往激起被批评者的无限怒火与憎恨。 2、欠缺审美鉴赏深度。此中例子甚多,不一一枚举。即以对曾翔书写实践之看法可见一斑。不惟长安居,三水雅人、阿敏等书画自媒体人皆是如此。笔者正相反,一言以概之,当代如果挑出3-5个最顶尖的书法高手,曾氏必居其一,“吼”只是其表象而已。当代艺术尤其书法审美的肤浅乃不争之事实,此乃图像时代、快餐文化必然导致的严重后果。 3、非专业批评。专业并非指专业院校科班出身,此类机构培养出的所谓人才不仅不能称之为“专业”,庸俗乃至江湖气横溢者亦是在在多有。笔者所说的“专业”,写作上,指的是具有严谨地逻辑,准确生动的表述,深谙书法构成语言,紧扣本体内核,合理运用概念推理判断其现状与传达、风格与特点、意义与价值等书写的各项属性。书写上,笔墨有来处,既有传统内蕴,又饱含自性的抒发张扬,具备独特的形式构成语言以及较高的美学格调。批评需针对本体的形式进行分析,明了书法的构成语言,指出其问题所在。长安居文章往往只有宽泛的风格描述,缺乏深入的展开。重点放在用字问题,虽然很有必要,指出以利改进,但那不是形式或者图像批评。因而便缺乏相应的学术性与专业性。带有新闻时评性质之即时性文本,会随着时间流逝,其意义与价值便会大大减弱。早前斯舜威、张瑞田,今日个三、二马头陀的评论皆是如此性质。故知,严谨专业的学术批评在今日何等稀缺与重要! 4、行文枝蔓芜杂,缺乏提炼。较多引用当代新八股、公文、法律条文等,干扰了文章各部分过渡连接之关系,减弱了结实紧凑的张力,从而使整个文章显得浅碎空胀,重点消弭矣。内容上屡屡重复,失去新意与阅读兴致。前文写过,可引导读者参见之,如内容特别重要,偶一为之,未尝不可,但不可过多。 虽然有不足,笔者仍对长安居致以敬意,并为其书法批评鼓呼。原因无他——长安居揭示了一幅当代书坛群丑图:滥竽充数者,不学无术者,尸位素餐者,沆瀣一气者,渎职枉法者,代笔舞弊者……林林总总,皆立此存照,无可逃遁。他使我们了解今日书坛之“朽”,亦使后世子孙得见今日书坛之“朽”,其功可谓大矣!故其文“不朽”。 今日从艺者普遍存在叶公好龙之心态,嘴上言接受欢迎鼓励批评,实则惧怕排斥恼怒批评,这些皆非真正从艺者——真正从艺者欢迎一切恳切的学术批评。在绚丽泡沫涌动下的虚假繁荣中,需要有人扯下重重遮蔽,还其本来面目。长安居虽然饱受争议,仍应坚持做下去,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必定成就自己人生的一份志业,同时成就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志业。 比如其对十三届书法国展的系列批评文章就具有积极意义。笔者对书法国展不感兴趣,主要从个别自媒体上了解一些情况。十三届书法国展状况频出,客观原因且不论,让人气愤者很多乃人为造成,糟糕的基因体现在诸多细节中,处处彰显仁治状况下的不堪与丑陋。中书协的正确做法是放开手脚,不要试图蒙住眼睛、捂住耳朵、封住嘴巴,欢迎各界监督,指出问题,然后不断改进。一场大型活动,不出问题几无可能。只要不是主观故意,相信能够获得人们的谅解。绝不可文过饰非、推脱抵赖,把长久以来树立的形象与公信力败坏殆尽。针对出现的问题,中书协以为不闻不见即可掩盖,随时间消逝而湮灭,实乃一厢情愿的妄想。其不处理的危害与损害远远大于即时果断的处置。就拿涉嫌代笔以及作为评委选入自己代笔之作的陈海良来说,对其人格品性的质疑将会伴其一生,身后还会被人不断提起——海良君内心会有安宁一刻否?中书协出了状况后的所作所为委实拙劣,证明其没有丝毫改正的意愿,当然更谈不上有着羞耻之感,指望主事者的责任与担当,不啻缘木求鱼。 笔者十年前曾写过一些批评文章在书法报上连载,相较于彼时,当下的书法批评生态更加恶劣,由此更见长安居坚守的价值。其对书坛消极乃至腐败现象的持续揭露对净化书法环境、提升书写水平与文化素养、完善书法体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经常可见批评长安居本人的理由是其篆刻书法不佳,没有资格评论别人——即使长安居完全门外汉,亦有资格评论而且能够评论得很好。因为艺术评论与艺术实践是两种领域的不同能力展现,不可混为一谈。 书法批评是项艰难的事业,仅就写作本身来讲亦是如此。对批评者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批评者的视野与识见以及由此产生的文本对艺术创作应具有前瞻性与引领性而不应是跟随性与滞后性。真正的艺术批评与人情社会天然抵触。在黄茅白苇的平庸时代,我们呼唤大无畏精神的孤勇者,这缕精神不灭,总有希望。有志于书法批评者,必须排除万难,一无反顾地做去。不断提升艺术批评的学术性水准与独立性品格,与创作者展开正常交流与良性互动,书法批评的健康生态与相关体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才能赢得书法人的普遍理解与尊重,才能摆脱依附于创作的尴尬境地。 甲辰五月止斋于吴门小槐花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