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艺术快报
张旭光为曾翔“吼书”站台:吼有吼的道理,不要少见多怪发布时间:2022/10/30 17:31:34 点击率:738次
最近,原中书协副秘书长、“狂草四人展”作者之一的张旭光在网上开播讲书法。不少网友留言请张旭光谈谈对“吼书”的看法。因为这个话题比较敏感,而且涉及的当事人曾翔也是张旭光的老朋友,有了这层关系,不好评价。但盛情难却,张旭光还是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张旭光认为,“吼书”重点不在“吼”, 关键是看作品。而且古人也吼,大家不要少见多怪。“忽然绝叫三无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诗中的“绝叫”不就是“吼”吗?“满壁纵横千万字”实际描写的是速度。古人搞书法也“吼”,但是吼过之后,留下来的作品能成为经典。
从生理上来讲,“吼书”跟发力有关系。中国的武术里面,特别是南拳就需要吼。有人说是吼起来才有气势,有人说这好像是糊弄人。有专门的研究表明,“吼”有利于运动员对速度和力量的把握,同时也会产生一种错觉——运动员会觉得我最厉害!我肯定能赢!“吼”也就是自己在给自己鼓劲。
“吼书”代表人物当然就是曾翔。曾翔毕业于解放军军事学院,也许是出身军人的缘故,相比普通书法家,曾翔充满了力量,体现在书法上,就是一定要吼,才能进行书法创作。
张旭光觉得曾翔是一个很追求特点的人,也是一个讲义气、很有艺术追求的人。他的功夫很深,基本功非常好,现在他就是想表达个性。他的作品想表现得跟所有人都不同,所有的笔画和线条质量还是很高的,有厚重的,苍浑的,力量的,线条还是很丰富。
曾翔对结字有自己的字态追求,总是要和一般人的处理方法区别开,给它一个特殊的姿势。同时,曾翔对于篆隶和民间书法也做了一些开发利用,所以作品中表现出一种稚拙,接近于儿童体的感觉。曾翔写“吼书”写得很大,很有力量,也可能是因为字太大,拖把很重,所以吼的声音也就更大,以便于把这种力量和情绪表现出来。
张旭光认为,曾翔目前就是一种自我、天真烂漫的状态。虽然别人认为他的字不好看,但他是有源头的,不是乱写的。我们交往几十年,他的艺术感觉非常好。有了“吼书”,曾翔现在反而写出感觉了,确实写出了真性情。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吼书”,可能曾翔写得就比较老实,就写不出天真烂漫的东西。
说到这不禁想问一句何为书法?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多位书法家,他们凭借自己的特书法特点成为了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也备受推崇,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书写习惯。
比较著名的有张旭,张旭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字迹潦草,不讲章法,成为了狂草书法家的代表人物。
发明瘦金体形式的宋徽宗赵佶讲究笔法工整,粗细结合,整篇书法错落有致,外人看来同样赏心悦目。至于其它几位的不多说,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但有一点非常确认,历史上所有成名的书法大家,都是在写好了字的前提下,推陈出新,写出了自己的风格,因此成为了大家,他们的作品也成为了稀世珍品。
但反观曾翔的作品,不仅看不出来其书法的基本功底,更不能带给人美好的艺术享受,到头来,只有他创作书法的过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显然已经背离了书法的初衷,像是个行为艺术家,一个“批判当代书法”的行为艺术。
张旭光为曾翔“吼书”站台,认为“吼”有“吼”的道理,对书法肯定有用,并呼吁大家不要少见多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