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志(石东)
余国城
郑向农专栏
王超然
韩世明
伍文胜
陈庄
马连祺
王凯
沈小皴
石鸿
张弓 金利
李宗玮专栏
任重
王士彬
宋静亮
初中海专栏
张凡峻
方宪军
田百顺
丁再献
高清磊
吕学海博士
刘文海
李平
缪伟国
袁大川
王祝之·王南
荣润
李荣生
伊和君
杨涛
孙兆成
顾奇峰
殷允功
邹贻让
李秉檀
冯占奎专栏
刘星
王孔华
朱德福
朱全增专栏
娄本忠
董二源
刘传训
张继涛
吴玉田专栏
樊明朝
妙莲
武勇
赵大郡
唐志珍
龙则霏
高远龙
了尘
徐曙光
梁军
伯鸿
秦元增
苏继彬
徐立业
王思懿
唐迎春
李念东
王义平
雁廷
程国治
高亢
关耀久
刘祜
魏茂露
杨波
曹玉梅
张亚
宋霞
王志刚
吕洪生
张勇
石巍
白军正
张成泽
陈国祥
周末
牛庆谋
高岱专栏
李珂钧专栏
刘兆鸿
张学刚
刘光达
李炳武
赵清国
白晓
王传友
孔宪华
刘亚东
周强
党晓冬
徐玉华专栏
程乐静
刘扬
栾艳华
徐磊
孙文松专栏
刘化雨专栏
于洋
刘志红
徐世立
崔士英
刘玉璞专栏
曾昭明专栏
夏广怡
寿一峰专栏
王平
宋庆国
晋葆良专栏
房军
赵德勋
王建明
朱春湖
陶古专栏
郭执铨专栏
张乐毅专栏
李稼夫专栏
黄彬
高月塘
薛伟东专栏
刘岩
孙敬会专栏
李光新
张兴华
张伟宁
吴越
王胜华专栏
郭英培专栏
杜仲增
徐康专栏
张克华专栏
赵圣燕
张仲亭专栏
王立志专栏
胡伟东
魏杰
李伟
李丽
张旭
刘春宏专栏
张跃进专栏
陈乃斌
王玉殿
陈惠东
曹立华
王旭东专栏
朱学达专栏
杨枫专栏
程风子专栏
董广鲲专栏
孙墨龙专栏
尹延新专栏
李崇庆
陈凤玉专栏
张洪源
李广平
韩学中
南海岩
卢禹舜
赵佑铭(执白)
郑培靖专栏
荀士
倪惠明
杨晓阳专栏
何加林专栏
张望专栏
李翔专栏
袁武专栏
徐永生专栏
宋丰光专栏
曾先国专栏
赵卫专栏
何家英专栏
马海方
王小晖
岳海波专栏
梁文博专栏
史国良专栏
孔维克专栏
梁占岩专栏
路永仁专栏
白云乡专栏
老圃专栏
周逢俊专栏
张志民专栏
王伟专栏
田黎明专栏
范扬专栏
满维起专栏
苗再新专栏
王阔海专栏
冯远专栏
王明明专栏
唐用力专栏
陈全胜专栏
孙庆春
徐鲁白专栏
王雪峰
赵建成专栏
王镛专栏
刘二刚专栏
潘公凯专栏
张复兴专栏
龙瑞专栏
何水法专栏
霍春阳专栏
孙其峰专栏
刘大为专栏
蔡超专栏
卓鹤君专栏
吴泽浩专栏
项维仁专栏
石倩专栏
范奉存
杨力舟专栏
张宏宾专栏
郭志光专栏
贾又福专栏
程大利专栏
王有政专栏
萧维永专栏
杜滋龄专栏
吴山明专栏
刘国辉专栏
郭怡宗专栏
石齐专栏
丁宁原专栏
范曾专栏
蓝立克专栏
贾平西专栏
于志学专栏
曾宓专栏
刘文西专栏
喻继高专栏
方增先专栏
杨之光专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艺术快报

中国书画买卖进入了一个谎话时代

发布时间:2019/1/9 21:59:41    点击率:2414次

中国书画买卖进入了一个谎话时代

 

作者: 解智伟

无底线的炒作让中国的书画买卖进入了一个谎话时代,官员说谎、知识分子说谎,艺术家说谎,欣赏者也跟着说谎,各自在各自的谎言中编织着自己的故事。

—— 笔 者

壹:小和尚卖石头

石头被市场包装成金子,就能熠熠生辉,卖出金子的价格。而金子不被炒作就只是具有含金量的石头,卖出石头的价钱。

 

一个画家讲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和尚卖石头,先在菜市场上卖,只值2元钱;后在博物馆门口卖,值2000元;再后来在古董店里卖,就值200000元!平台不同,定位不同,价值截然不同。

石头被市场包装成金子,就能熠熠生辉,卖出金子的价格。而金子不被炒作就只是具有含金量的石头,卖出石头的价钱。

市场改写了书画的价值规律,中国书画人开始热衷于平台,热衷于市场的包装与作品的炒作,惊涛拍岸总会制造泡沫,而泡沫总有一时绚烂的市场,于是,喧哗的声浪替代了潮水的力量,艺术的泡沫化成就了当代书画的光鲜与繁荣。

全民进入了一个谎话时代,官员说谎、知识分子说谎,艺术家说谎,老百姓也跟着说谎,各自在不同的语境中讲自己的故事。

原先,说谎者承担着极大的道德风险,现在,弄虚作假已成常态,假面舞会的规则让大家戴上面具,人们不再因为伪饰而感到道德的内疚,说假话与过度炒作成了书画人生存的必备方式。

当今,酒好也怕巷子深,书画家也要靠书画作品养活自己,书画买卖不丢人,适度炒作,这也无可非议。

很多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追求价值最大化,为一个字,什么都可以炒,炒出来的最大化价值绝对不是作品的高度,而是捞钱的额度和速度。很多书画人都被炒糊,也该降降温了。


贰:当代艺术买卖有个“谎言共同体”

当代艺术拍卖有个谎言共同体

这里面存在着一种市场运作集团幕后的故意欺诈。

根据古希腊神话的记载,美神锥纳斯是从海水的泡沫中诞生的。想起波提切利的名作《维纳斯的诞生》,维纳斯眼神里充满对未来的感伤与迷惘。

一幅油画被伪称为徐悲鸿的《人体蒋碧薇女士》,被7280万元拍出,结果被中央美院油画系首届研修班的学员联名指出,是他们研修班的习作。

《光明日报》曾刊文谈艺术市场拍假与假拍,作品拍得天价的背后却可能来自并不光彩的利益链

批评家朱其曾在《东方早报》揭露艺术炒作集团在拍卖会上的天价做局,三年前才卖10万元不到的一张画,现在要卖2000万元。当代艺术的拍卖天价到底是一个真实的成交,还是一场骗局?

书画的庞氏骗局是这样的买卖游戏:书画投资者需要欺骗后来的投资者用更高的价格买走书画,后来的投资资也同样的欺骗方式说服下一轮的投资者,层层获利,直到最后一位接棒者,无力传递欺骗,整个书画庞氏骗局就会终止或者破灭。

这里面存在着一种市场运作集团幕后的故意欺诈,朱其说,当代艺术拍卖有个谎言共同体

叁:天价拍卖不一定与艺术家有关

吴冠中

我负丹青,
丹青负我

拍卖市场有的天价做局,是书画家、拍卖公司、经纪人的合谋,有的天价拍卖却与艺术家无关。

已逝的艺术家,肯定无法享受天价拍品带来的辉煌,黄宾虹的《黄山汤口》曾在翰海春拍中,这件作品就以4700万的价格成交。时隔6年,买家再度拿出这件作品,在嘉德拍卖拍出3.45亿元。

吴冠中生前一再声明拍卖与他无关,早先,一个犹太人在香港开了一家画廊,让陈德熙以不到一千元的价格收购吴冠中水墨作品,于是请吴冠中来港举办展览,精印画册,大肆宣传,让吴冠中的画成功进入拍卖会。在拍卖中,每幅作品竟拍到数十万元。陈德熙自己也很疑惑,这不成了诈骗吗?

其实,拍卖就是资本追逐的平台,拍卖价格的高低,都是市场行为。

后来吴冠中作品拍到天价,晚年的吴冠中还是住在北京一个叫方园极普通的老旧小区。小楼的电梯又窄又旧。房间窄小逼仄。

 

中国的书画拍卖,也有很多却是虚拍,拍后不付款,虚撑起所谓的市场价格,还有的自拍自买,花点交易费用,以此糊弄消费者。

 

肆:泡沫消失后的悲催(一)

泡沫之花终会凋谢,一旦凋落,连花瓣都没有。

欧美国家推高艺术品价格,是富人将财富返还社会的一种方式。而中国书画的吸金更多的是满足各自的私欲。

历史是艺术品最终价值的判官,泡沫之花终会凋谢,一旦凋落,连花瓣都没有。

美丽道画廊曾经号称中国最大的连锁画廊,美丽道画廊买入冷军、郭润文等人的写实油画,几十万每幅买入,计划炒高到几百万每幅后出手。结果接盘者寥寥,泡沫破灭,一夜崩盘。

商业资本介入艺术圈的赢利模式,就是利用资本讲故事,声势浩荡,先声夺人,计划炒高后出手。一旦销售不能同步跟上,资金链就会断裂,企业就会惨烈破产。

重庆臻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重庆首家以高端艺术、名家书画为经营项目的大型书画经纪公司,做到10亿规模之后一夜崩盘。重庆臻纪签约1500个书画传销人员,把书画虚高提价几十倍、几百倍后,承诺以高额回报出售,受害者5000人,涉资20亿。

现实是投资人赔得血本无归,但有些投机商却赚得盆满钵满!


伍:泡沫消失后的悲催(二)

 

丁绍光在自己虚构的幻景里生活了二三十年,忽悠别人的同时也把自己给忽悠了,他已经习惯了幻景里的角色和扮相,突然之间黄粱梦醒,发现自己一无遮掩地裸立于大众之前。


参考消息》曾经报道,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额暴跌,国内也有报道,中国书画市场疲软,价格连续下跌。

有些艺术品价格涨跌是市场规律,有些艺术品长期高炒,市场逐步实现理性,价格缩水也是必然趋势。

丁绍光是艺术市场的一个暴跌的个案:丁绍光美籍华人艺术家,现代重彩画家,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980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大型壁画《版纳晨曦》。1990年在日本东京国际艺术大展上,被选入自14世纪以来世界最杰出的百名艺术大师之一,排名第29名,是唯一入选的华人艺术家。1999430日,旧金山市长宣布每年该日为丁绍光日

2005年,丁绍光在国内的画价20万元一平尺,可懂画的人一看就知道那只是装饰画而已,这十多年来,他的画价一路下跌,跌到今天的画价1万多元一平尺。

尽管,丁绍光的绘画没有多少学术支撑,但仍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否则就会成为废纸一张。

《沧海之后》一书的作者简繁谈到丁绍光时说:丁绍光在自己虚构的幻景里生活了二三十年,忽悠别人的同时也把自己给忽悠了,他已经习惯了幻景里的角色和扮相,突然之间黄粱梦醒,发现自己一无遮掩地裸立于大众之前。

艺术家的价值不是由资本炒作决定的,也不是由名气、权势、身份决定的,艺术价值终将会回归到初心、回归到审美、回归到艺术史,回归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画家|书画|名家|润格|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