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志(石东)
余国城
郑向农专栏
王超然
韩世明
伍文胜
陈庄
马连祺
王凯
沈小皴
石鸿
张弓 金利
李宗玮专栏
任重
王士彬
宋静亮
初中海专栏
张凡峻
方宪军
田百顺
丁再献
高清磊
吕学海博士
刘文海
李平
缪伟国
袁大川
王祝之·王南
荣润
李荣生
伊和君
杨涛
孙兆成
顾奇峰
殷允功
邹贻让
李秉檀
冯占奎专栏
刘星
王孔华
朱德福
朱全增专栏
娄本忠
董二源
刘传训
张继涛
吴玉田专栏
樊明朝
妙莲
武勇
赵大郡
唐志珍
龙则霏
高远龙
了尘
徐曙光
梁军
伯鸿
秦元增
苏继彬
徐立业
王思懿
唐迎春
李念东
王义平
雁廷
程国治
高亢
关耀久
刘祜
魏茂露
杨波
曹玉梅
张亚
宋霞
王志刚
吕洪生
张勇
石巍
白军正
张成泽
陈国祥
周末
牛庆谋
高岱专栏
李珂钧专栏
刘兆鸿
张学刚
刘光达
李炳武
赵清国
白晓
王传友
孔宪华
刘亚东
周强
党晓冬
徐玉华专栏
程乐静
刘扬
栾艳华
徐磊
孙文松专栏
刘化雨专栏
于洋
刘志红
徐世立
崔士英
刘玉璞专栏
曾昭明专栏
夏广怡
寿一峰专栏
王平
宋庆国
晋葆良专栏
房军
赵德勋
王建明
朱春湖
陶古专栏
郭执铨专栏
张乐毅专栏
李稼夫专栏
黄彬
高月塘
薛伟东专栏
刘岩
孙敬会专栏
李光新
张兴华
张伟宁
吴越
王胜华专栏
郭英培专栏
杜仲增
徐康专栏
张克华专栏
赵圣燕
张仲亭专栏
王立志专栏
胡伟东
魏杰
李伟
李丽
张旭
刘春宏专栏
张跃进专栏
陈乃斌
王玉殿
陈惠东
曹立华
王旭东专栏
朱学达专栏
杨枫专栏
程风子专栏
董广鲲专栏
孙墨龙专栏
尹延新专栏
李崇庆
陈凤玉专栏
张洪源
李广平
韩学中
南海岩
卢禹舜
赵佑铭(执白)
郑培靖专栏
荀士
倪惠明
杨晓阳专栏
何加林专栏
张望专栏
李翔专栏
袁武专栏
徐永生专栏
宋丰光专栏
曾先国专栏
赵卫专栏
何家英专栏
马海方
王小晖
岳海波专栏
梁文博专栏
史国良专栏
孔维克专栏
梁占岩专栏
路永仁专栏
白云乡专栏
老圃专栏
周逢俊专栏
张志民专栏
王伟专栏
田黎明专栏
范扬专栏
满维起专栏
苗再新专栏
王阔海专栏
冯远专栏
王明明专栏
唐用力专栏
陈全胜专栏
孙庆春
徐鲁白专栏
王雪峰
赵建成专栏
王镛专栏
刘二刚专栏
潘公凯专栏
张复兴专栏
龙瑞专栏
何水法专栏
霍春阳专栏
孙其峰专栏
刘大为专栏
蔡超专栏
卓鹤君专栏
吴泽浩专栏
项维仁专栏
石倩专栏
范奉存
杨力舟专栏
张宏宾专栏
郭志光专栏
贾又福专栏
程大利专栏
王有政专栏
萧维永专栏
杜滋龄专栏
吴山明专栏
刘国辉专栏
郭怡宗专栏
石齐专栏
丁宁原专栏
范曾专栏
蓝立克专栏
贾平西专栏
于志学专栏
曾宓专栏
刘文西专栏
喻继高专栏
方增先专栏
杨之光专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艺术快报

如何投资深书画艺术品(深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9/1/9 21:58:08    点击率:1495次

如何投资深书画艺术品(深度分析)

导语:书画艺术在收藏市场占比重最大的一项,有“纸黄金”美誉,但书画艺术由于近几年的起起伏伏,致使很多收藏者迷茫,哪怕在遇到合适的作品面前也望而却步,不敢入手,过后却后悔不迭,今天就如何投资、选择书画诸方面我们阐述一下

书画艺术品的供给弹性极小,且作品的风格千差万别。因此,艺术品的价格主要由市场需求决定。

就投资收益率而言,从2000年到2015年,书画艺术品的年化投资回报始终维持在20%以上。从市场结构来看,近现代书画的投资回报较高,其中名家中低价位的作品投资回报最高,当代书画次之,古代书画的投资回报最低。

市场需求是书画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和其他商品一样,书画艺术品的价格总体上由供需关系决定;但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书画艺术品的整体供给相对稳定,作品之间的异质性较强,因此市场 需求在定价中起主导作用。在当前拍卖市场中,90%的上拍作品来自于已经去世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存量已经固定,其中的珍品更是可能大多被博物馆或收藏大 家永久收藏,使得流通市场的作品数量趋于减少。具体到每一幅书画,即便是同一画家的多幅作品之间,由于创作时机与环境独一无二,蕴含着画家不同的情感和构 想,各幅画作之间的可替代性较小,这种稀缺性决定了书画作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很小,甚至为零,任何需求的增加最终都会表现为价格的上涨。因此,给定任一画 作,其价格主要取决于需求的大小,当人们的购买能力和欲望增强时,价格必然上涨

  书画市场的第二个独特之处在于,书画作品兼具消费与投资双重属性。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既可能源于书画本身带来的精神愉悦,也可能来自以书画为载 体进行财富保值增值的需要,抑或是两者的叠加。从消费属性的角度看,书画的独特性、稀缺性使其具有奢侈品的属性,购买书画作品往往成为个人文化品味、巨额 财富和尊贵身份的象征。书画作为奢侈品,其需求与个人财富量正相关,居民收入水平和偏好对书画的需求有决定性作用。

从投资属性角度,书画投资的吸引力在于未来潜在的较高投资回报率及与其他资产的弱相关性。2000年以来,基于书画重复交易得出的投资回报率显示,书画市场的年化收益率虽然有起伏波动,但始终在20%以上;此外,书画市场与股票、债券、房地产、黄金等资产均呈现出弱相关或者负相关,使其资产配置中具有一定的对冲效应。

不同时期的书画作品投资回报率不同

  中国书画根据作品创作的时间,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古代书画(1840年之前)、近现代书画(1840-1949年)和当代书画(1949年之 后)。从投资角度,古代书画市场的真伪鉴定最为困难,且价格昂贵,因而进入门槛较高,需求群体增长相对缓慢,投资回报率较低;而近现代书画,作品存量稳 定,深受市场追捧,投资回报率最高;当代书画,供给不断增加,需求群体也在逐步扩张,投资回报率较高,但其收藏价值仍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1、古代书画(1840年之前)

  古代书画是中国历史文化瑰宝,兼具艺术和历史等多重价值,大部分精品长期保存于博物馆等机构中,少量精品一旦流入市场即被投资者买入并长期持 有,呈现出上拍数量稳中有降的趋势。2000年至2015年,样本范围内的古代书画占中国书画上拍总量的比重从2001年的16%波动下降到2015年的 11%,平均市场份额在11.77%

  古代书画存世量相对较少,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供给量相对稳中趋降,随着后续投资者的进入和购买热情的高涨,这一细分市场的供不应求,其结 果就是成交均价不断上升,从2000年的36.67万元上扬至2015年的164.30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51%。与近现代书画和当代书画相比, 古代书画成交均价是最高的,平均是前两者的2.04倍和2.96倍。

  较高的价格使其更易受到市场需求的冲击,也导致成交率的波动更大,2000年至2015年,古代书画成交率在55.18%77.33%之间波动,高低点之间的差距比近现代书画和当代书画要多1.323.44个百分点。

  古代书画在短期内出现重复交易的比例极低,仅有3.80%,说明作品一旦被藏家购进就不再轻易卖出。这部分重复交易的古代书画回报率在 3.08%83.58%之间宽幅波动,整体上低于同时期的近现代和当代书画的投资回报。这与古代书画相对较高的价格密切相关,过高的价格一方面会提高投 资者的进入门槛,另一方面也透支了未来的升值空间,因而古代书画呈现出成交率、回报率双低的特征。

2、近现代书画(1840-1949

  近现代书画承上启下,恰好身处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历史大变革时期,表现手法丰富,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市场认可度高。从供给角度,近现代书 画名家辈出,其作品存世量已经固定,上拍数量始终稳居第一,2000年至2015年,样本范围内的近现代书画占整个中国书画成交数量的比重在67.29% 79.24%之间波动,平均市场份额在72.77%

  从需求角度,近现代书画名家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广为人知,投资受众广泛,需求量大,推动了近现代书画价格的上扬,其成交均价从2000年 的12.78万元快速上升至2015年的144.07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52%。作为市场认可度高的品类,近现代书画成交率也较高,位居第二,在 61.63%82.47%之间波动,平均成交率达到74.34%,数值与第一相差无几。

  从投资角度看,自2000年以来,近现代书画作品出现重复交易的比例最高,达到11.96%,是古代书画的3.15倍,成为投资市场的主力品 种。这部分重复交易的近现代书画回报率在31.59%92.44%之间波动,基本都居于最高水平。由此可见,价格适中、交易活跃的近现代书画,为投资者 带来了可观的回报,是适合投资的主要品种。

3、当代书画(1949年至今)

  当代书画,作为创作时期最晚的品类,上拍数量稳步提升,2000年至2015年,样本范围内的当代书画占整个中国书画成交数量的比重从7.61%波动上升至18.65%,平均市场份额为15.46%,位居第二,成为近年来中国书画市场逐渐崛起的一股新锐力量。

  当代书画的作者基本在世,所以作品供给量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是这并不妨碍当代书画作品的价格上涨,其成交均价从2000年的7.19万元迅速 上升至2015年的76.09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03%。基于重复交易的当代书画回报率在25.32%74.33%之间波动,高于古代书画。并 且当代书画的成交活跃,其成交率一直在66.88%85.59%之间波动,位列第一。2000年至今的重复交易比例高达到8.85%,是古代书画的 2.33倍。

  大多数人认为,离世艺术家的作品更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但是为什么当代书画家的作品价格也会快速上涨呢?通过对历史的观察,我们发现,对当代作 品的需求和投资者艺术品位的变迁有关。从美国的艺术品市场情况看,各品类的交易价格一直处于变化之中,20世纪10-20年代,美国买家将雷罗慈、伦勃朗 等早期大师作品(相当于中国的古代书画)推升成了当时最昂贵的画作和最当红的艺术流派,而在1980年之后,美国人开始大批转向印象派和现代派作品 (1886-1920,相当于中国的近现代书画),后来又转向战后及当代艺术(1920年之后,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当代书画)。1985年至1990年间, 战后及当代画作的价格增长率达到了650%。根据梅摩指数,战后及当代画作也成为2000年后投资回报最高的品类。

  就中国书画市场的情况而言,现阶段正处于古代书画转冷,近现代名家受追捧,当代大师逐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投资于明日之星可能会收益颇丰,例如 当代书画家蒋山青的作品均价从2006年的3735/平方尺一路上涨到2015年的731818/平方尺,甚至在2014年超过了近现代绘画大师齐白 石的作品均价。当然,当代书画毕竟起步时间较晚,一部分作品存在过度炒作,当代书画仍需要学术研究的系统梳理和沉淀,其收藏价值仍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书画投资怎么选

1、首选名家作品

  作为一个需求驱动的市场,需求之于艺术品市场,如同水之于鱼。因此,书画艺术品投资获得高额回报的前提是准确判断市场需求的热点转换,以及不同作品的市场认同度。而名家作品,往往市场认同较高、流动性强。

  从作品价格变动来看,近年来,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屡屡出现价格过亿的作品拍卖,如张大千的《爱痕湖》、《嘉藕图》,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 言联》、《山水画册》,李可染的《长征》、《万山红遍》、《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井冈山》,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人物画稿》、《九州无事乐 耕耘》,当代知名书画家崔如琢的《百开团扇》、《丹枫白雪》、《葳蕤雪意江南》等。而这些天价作品也会吸引更多人来关注该作家的其他作品,随后带动其所有 作品价格的上升,形成普涨局面。根据样本数据中,书画市场第一轮大幅上涨前(即2000-2004年),按作家的成交均价进行排序,可以看到排名前10位 作家被重复交易作品的年化收益率在33%80%之间波动,平均为52%,高于排名第41-50位作家,其重复交易的年化收益率在21%55%之间波 动,平均为38%,前者平均超额收益达14%

  此外,知名度高的名家拥有广泛的买家群体,作品流动性很好,堪称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硬通货20022013年,基于样本范围内出现重复交易,成交均价排名前10位书画家的作品成交率始终高于排名在41-50位的书画家,平均超额成交率在10% 

2 、名家代表作的投资收益低于其普通作品

  研究表明,从市场整体周期的角度看,在周期低潮买入的回报远高于周期高潮买入;从不同时期画作的角度看,投资于近现代和当代书画的回报要高于古代书画;从具体书画家的角度看,投资于知名书画家的回报高于名气小的书画家。

  此外,从实证数据来看,同一知名书画家的高价位作品投资收益率通常低于其名下的其他作品。2002年至2013年,位于均价排名前10作家价格 最高1/5区间的画作,均价在586万元,投资回报持续低于均价为14万元的最低1/5区间作品,后者的平均超额收益率高达18.20%

  以近现代大家齐白石为例,其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的作品,投资回报大都高于其在上千万的作品。这说明高价的名家作品并不是最佳投资选择,投资者还是应该理性投资,选取价格合理、未被过度炒作的名家作品,才能更好地享受财富保值增值。

 

 

画家|书画|名家|润格|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