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志(石东)
余国城
郑向农专栏
王超然
韩世明
伍文胜
陈庄
马连祺
王凯
沈小皴
石鸿
张弓 金利
李宗玮专栏
任重
王士彬
宋静亮
初中海专栏
张凡峻
方宪军
田百顺
丁再献
高清磊
吕学海博士
刘文海
李平
缪伟国
袁大川
王祝之·王南
荣润
李荣生
伊和君
杨涛
孙兆成
顾奇峰
殷允功
邹贻让
李秉檀
冯占奎专栏
刘星
王孔华
朱德福
朱全增专栏
娄本忠
董二源
刘传训
张继涛
吴玉田专栏
樊明朝
妙莲
武勇
赵大郡
唐志珍
龙则霏
高远龙
了尘
徐曙光
梁军
伯鸿
秦元增
苏继彬
徐立业
王思懿
唐迎春
李念东
王义平
雁廷
程国治
高亢
关耀久
刘祜
魏茂露
杨波
曹玉梅
张亚
宋霞
王志刚
吕洪生
张勇
石巍
白军正
张成泽
陈国祥
周末
牛庆谋
高岱专栏
李珂钧专栏
刘兆鸿
张学刚
刘光达
李炳武
赵清国
白晓
王传友
孔宪华
刘亚东
周强
党晓冬
徐玉华专栏
程乐静
刘扬
栾艳华
徐磊
孙文松专栏
刘化雨专栏
于洋
刘志红
徐世立
崔士英
刘玉璞专栏
曾昭明专栏
夏广怡
寿一峰专栏
王平
宋庆国
晋葆良专栏
房军
赵德勋
王建明
朱春湖
陶古专栏
郭执铨专栏
张乐毅专栏
李稼夫专栏
黄彬
高月塘
薛伟东专栏
刘岩
孙敬会专栏
李光新
张兴华
张伟宁
吴越
王胜华专栏
郭英培专栏
杜仲增
徐康专栏
张克华专栏
赵圣燕
张仲亭专栏
王立志专栏
胡伟东
魏杰
李伟
李丽
张旭
刘春宏专栏
张跃进专栏
陈乃斌
王玉殿
陈惠东
曹立华
王旭东专栏
朱学达专栏
杨枫专栏
程风子专栏
董广鲲专栏
孙墨龙专栏
尹延新专栏
李崇庆
陈凤玉专栏
张洪源
李广平
韩学中
南海岩
卢禹舜
赵佑铭(执白)
郑培靖专栏
荀士
倪惠明
杨晓阳专栏
何加林专栏
张望专栏
李翔专栏
袁武专栏
徐永生专栏
宋丰光专栏
曾先国专栏
赵卫专栏
何家英专栏
马海方
王小晖
岳海波专栏
梁文博专栏
史国良专栏
孔维克专栏
梁占岩专栏
路永仁专栏
白云乡专栏
老圃专栏
周逢俊专栏
张志民专栏
王伟专栏
田黎明专栏
范扬专栏
满维起专栏
苗再新专栏
王阔海专栏
冯远专栏
王明明专栏
唐用力专栏
陈全胜专栏
孙庆春
徐鲁白专栏
王雪峰
赵建成专栏
王镛专栏
刘二刚专栏
潘公凯专栏
张复兴专栏
龙瑞专栏
何水法专栏
霍春阳专栏
孙其峰专栏
刘大为专栏
蔡超专栏
卓鹤君专栏
吴泽浩专栏
项维仁专栏
石倩专栏
范奉存
杨力舟专栏
张宏宾专栏
郭志光专栏
贾又福专栏
程大利专栏
王有政专栏
萧维永专栏
杜滋龄专栏
吴山明专栏
刘国辉专栏
郭怡宗专栏
石齐专栏
丁宁原专栏
范曾专栏
蓝立克专栏
贾平西专栏
于志学专栏
曾宓专栏
刘文西专栏
喻继高专栏
方增先专栏
杨之光专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形神兼容、意蕴深邃——关耀久美术作品浅赏

发布时间:2017-7-3 2:33:24    点击率:2008次

形神兼容、意蕴深邃——关耀久美术作品浅赏

 杨东志

 “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混和。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看到关耀久先生的龙画作品,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金人完颜亮的这首《咏龙诗》。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每当与关耀久先生谈天论地时,我又会情不自禁地忆及宋人郑思肖的这首《寒菊》。

 故而,我和关耀久先生的相识相知,在很大成分上可谓之“诗为媒”。通过对关耀久先生的了解,我认为他的“画画”有如“修道”。因为他颇具道家之风,所以他的作品也颇具道意。

 众所周知,中国绘画作为中国艺术群体的中流砥柱,也必然由中国哲学去主导,尤其是由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去主导,进而形成中国特有的绘画美学观念、绘画创作手段和绘画创作技法。道家思想对中国绘画创作与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道家精神更是贯穿于其中的一根红线。

 老子的道家学说,已成为关耀久先生中国绘画创作的精神源泉。也许,正是老子的道家学说,促成了关耀久中国绘画的汪洋恣肆和丰富多彩。

关耀久先生的美术作品“构图”精妙。

 “构图”,在中国画里被称之为“布局”或“章法”,也叫“经营位置”或“置阵布势”。清朝画家沈宗骞曾经说过:“凡作一图,若不先定主见,漫为填补,东添西凑,使一局物色,各不相顾,最是大病。”关耀久先生绘画创作时,在确定主题之后,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构图”,然后才会去考虑如何用笔、用墨和设色。他认为,要创作一幅好的国画,就要首先认真构思,切实做到“心中有画”。只有这样,在构图、绘画的过程中,才能够做到胸有成竹,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意在笔先”。关耀久先生素以画龙和孔雀为主,加之又是没骨画法,但“没骨画”不用墨线勾勒,而是直接以彩色绘画物象,着色之后几乎不见笔迹。所以,他在“构图”时,既通过逻辑抽象思维确定画的名称与含义,还充分借助于形象思维,对画中动物的“形”、“神”有一个清晰、全面的构思。此外,笔墨、色彩如何应用,也要在“构图”阶段有一个明确的打算。故而,关耀久先生的构图比较周到、细致、精妙,真正做到了“下笔如有神”。由于他的思路清晰,手法熟稔,随心所欲,笔至意达,故而他在“构图”时一如庖丁解牛,驾轻就熟,犹如老子所说的所谓“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语见《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大意就是: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善于言辞的没有暇疵,善于计算的不用器具。善于关门的不用门插,却无人能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却无人能解。

关耀久先生的美术作品“线条”精美。

 “线条”,凝结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绘画中的线条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它就是一根线条、一个符号的象征,而是应该作为一种绘画语言的简化,使之每一条线都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孔子在《论语》中曰:“绘事后素。”就是以白色的线条,后加于若干颜色涂成的面,使他们之间的界限分明,继而取得一定的艺术效果。关耀久先生使用的是“没骨”画法,可是“没骨画”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直接用颜色或墨色塑造画面形象,而没有“笔骨”。没骨的“没”字,即“淹没”而“含蓄”之意。关耀久先生的精要之处,就在于将“运笔”和“设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勾轮廓,不打底稿,更不放底样拓描。而是直接用色点、色线和色彩成画,且意随笔到,笔至意达。但是尽管如此,关耀久先生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仍然十分讲究那些所谓被“淹没”了的“线条”。他“无线”而“有线”,“有线”而“无线”,注重用“线”作画,追求用“线”技巧。说白了,也就是他依靠那些“淹没”或“掩埋”了的“线条”的变化,完整而有效地表现不同的物象,体现不同的感觉和笔意。关耀久先生作为一个颇有建树的著名艺术家,他能将生命寄托于轮廓的每一弯曲或界面的每一个地方。单就关耀久先生的所谓“线条”来说,它是“没骨”与“线条”混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以充分钩取艺术想象,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情思意境,进而达到“空灵”、“飘逸”的效果。虽然只是一画之微,但却在轻重缓急、顺逆敛放之间,充分体现着画家个人的精神亦或想象。所以,他的那些被“淹没”和“掩埋”了的“线条”,既隐隐约约,又若有若无;既具有趣味的观感,又具有无穷的魅力。故而,它颇合老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语见《道德经》第十六章。大意即:内心虚化到极点,持守安静到纯一,我就能在万物的篷蓬勃勃中,看出其来龙去脉。万物纷纭百态,都复归其本根。回到本根就叫平静安息。平静安息便是复归了真生命。复归了真生命便是永恒。认识永恒便是光明)之道意。

关耀久先生的美术作品“设色”精致。

 “设色”,在绘画中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同时也是花鸟画的重要环节,花鸟画必需“借色而益彰”,不仅着色的技法要精练,配色的方案更应精确。清人邹一桂的《小山画谱》中提到画有“八法”,其中就四次提到“设色”之法:“设色宜轻而不宜重,重则沁掷而不灵,胶粘而不泽……”。他还说:“设色妙者无定法,合色妙者无定方”。关耀久先生在创作中,是将“色彩”与“笔墨”结合。创作中,他叠色、点染、接染、撞染和喷染诸法或交替并用,或因画而宜,并在西方色彩与中国五色观念色彩的融合中,走出了一条令人耳目一新的路子。既用色饱满,色彩浓丽,又以浓托淡,浓淡结合;既色彩含蓄,又泛表涵美,有着其“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色彩感觉。关耀久先生作画,不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且能够抒放一己一时之情,可谓之为既“道法自然”,又“物我一体”,既“古为今用”,又“洋为中用”。同时,关耀久先生孜孜不倦,勇于创新,着力于没骨龙画的探索,更善于把自己独特的禀赋、素养、才力和学识融铸进来。他巧用色彩,以求整体色彩对比协调,有意无意中为画面增添了音乐般的韵律。可谓另辟蹊径,自成一家。

  关耀久先生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和探索,还独创了“知黑守白,透笼没骨”画龙法。该画法巧夺天工,涉笔成趣,突出了龙画的“空灵之美”,彰显了龙的“方差之美”。他龙画的造型,借鉴了战国和汉代龙纹的抽象,还在理论上提出了“古人画龙为‘显实’,我之画龙为‘显虚’”和“墨为‘面’,白为‘点’”等等崭新的美学思想,从而首开先河,改写了千百年来中国画家不能直接用“守白”来“成画”的中国美术史。

 关耀久先生的“知黑守白,透笼没骨”画龙法和“古人画龙为‘显实’,我之画龙为‘显虚’”以及“墨为‘面’,白为‘点’”等美学思想理论的提出,应该是受到了“太极图”的启发。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而太极图的所谓“阴阳鱼”,其实就是就是两条黑白鱼。在太极图中,“白鱼”表示“阳”,“黑鱼”表示阴。白鱼中间一只黑眼睛,黑鱼之中一只白眼睛,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之理。关于太极图之含义,一种认为:太极是指宇宙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再一种是“虚无本体为太极”,认为“一”为太极,此“一”不是数,而是“无”。还有一种,认为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天地阴阳,古今万物,始终生死之理,太极图尽之”。“易”为日月,“易”为阴阳,“太极图”就是“易”——日月、阴阳的一个代表符号。阴阳是由日月代表的。“太极图”就是在无极图的基础上,溶之以“日月”、“阴阳”,用符号代“易”演化而来的。“无极图”是道教修炼长生之术,刻在石壁上的一个圈。“无极”之圈,就是练功者为更快的入静,而直视静思的一个标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语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意即万物都有背道之阴和向道之阳,两者相互激荡以求平和。就是对太极图最好最精髓的诠释)。关耀久先生得其精,悟其髓,深谙此道,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之中。加之在创作中借鉴了宋末明初画家徐渭的没骨花卉,但又与通常的“没骨画”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别人的没骨画是用墨和色产生画面,而他的没骨龙则是以“留白”产生画面。所以,他的“没骨龙”画作“知黑守白”,用“白”呈现画面。平素我们是以“黑”为“实”,以“白”为“虚”。故而,关耀久先生的“没骨龙”画作可谓之“以虚为实”,“以虚托实”,“以虚显实”,“以虚彰实”。颇合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语见《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大概意思就是:知道其光明所在,却甘守暗昧,而成为世人认识上天的工具。作为世人认识上天的工具,永恒的恩德至诚不移,使人复归于无限的境界)之道意。

关耀久先生的美术作品“意蕴”精深。

 “意蕴”,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和神韵。一般来说,意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艺术上的意蕴,则更需要欣赏者去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一书中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并针对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和“神境”的理论,对绘画中“意”与“境”的涵意和相互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绘画中的虚实、形神、情景等问题,亦即意境的表现问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关耀久先生说过:“什么叫绘画的文气?文气是指用笔潇洒自如,淋漓而豪放,但不粗野、轻狂,看上去文雅、深邃”。“文气”入画,方有意境意蕴。关耀久先生的没骨龙画就是如此:“凸眼如灯驼脸长,宝葫额上正中央;雄龙牛鼻宽海口,獠牙脸侧对称长;耳似牛耳在眉旁,龙须鼻后分两根;钢颈如鞭二尺长,上唇有须鹿角棒;浓发飘洒随身舞,身形弯躬力量强;笔墨焦重有力度,龙爪变形手一样;臂膀粗壮拨云水,身分三停鲤鳞亮;雌龙用墨要轻淡,上唇无须角细长;小龙脸短唇无毛,天真孩童一般样;大小可在十二头,意随心愿也可长;画龙重在点眼睛,最后一笔点为上”。在他的笔下,无论大龙小龙,不管公龙母龙,无不是惟妙惟肖,既美在清奇,又美在明丽;既美在幽静,又美在空灵。让人一看,便会立即想起宋代诗人舒岳祥的《咏龙》诗:“曾见老人潭上坐,忽然不见石泓深。至今月白风清夜,潭底时闻似笛吟”。

  关耀久先生的孔雀也是一绝。它与历代画家的孔雀均有不同之处。过去的文人画,画面上一般都是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孔雀,显得单调、呆板。而关耀久先生的小写意孔雀画作,则与之迥异。他是“没骨”与“线条”并用,尤其重视墨块部分的描绘。同时讲究孔雀与大自然的“和谐”,追求孔雀与植物的媲美,譬如他的《冬去春来》、《彩云之南》等等小写意孔雀,让人一看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首“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的古诗。故而,关耀久先生的画作颇合老子“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语见《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大意即:最高的道德形态,是彻底顺从道。道作为存在物,完全是恍恍惚惚的。恍惚之中有形象,恍惚之中有实在。在他的深远幽暗中,有一个精神存在著。这个精神至真至切,充满了信实)之道意。

  综观关耀久先生的画作,可见他既继承了国画的传统艺术,又吸收了油画的西方技法,相辅相成,师古不泥;随类赋彩,巧夺天工;千变万化,孕育其中,不愧为“独步当今画坛”。他的花鸟画(尤其是龙和孔雀),在造型上独树一帜,笔墨灵动准确,能够使人感受到自然的情趣和生命的勃发。在色彩上的运用上,他采取“色墨结合”、“以色助墨”、“以墨显色”等多种画法。可谓“虽典雅而不阳春白雪,虽朴拙而非凡桃俗李”。最为重要的是,关耀久先生使传统的中国龙画,从昔日的纹样图式、工笔用线、大小写意,发展至“没骨守白”的新高度,从而创立了中国画“知黑守白”的新体系,堪称当今中国画坛之翘楚。

 

画家|书画|名家|润格|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