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山水画资讯
齐鲁画派泰山魁首发布时间:2016/4/21 22:30:24 点击率:1788次
让泰山精神光耀世界 泰山绘画系列作品创作感悟 齐鲁画派国际研究院现院长 山东艺院国画研究室原主任 教授 王旭东 泰山,五岳之尊,既是天下第一名山又是天下第一神山。华夏先古,三皇五帝开泰山祭天先河,到秦王朝始皇帝拜山封禅,勒石颂泰,自此形成仪轨,数千年来历代君主前赴后继,无不效法,登泰山以祈福国运昌盛。 历代帝王亲撰和请重臣代笔,以及宦客文人镌刻在泰山石上的会凌绝顶、胸怀博大、擎天捧日、昂头天外、兴国咸宁、福我万姓、省观民隐、大气沉静等等。这些铿锵铮言,把帝王大志、文人襟怀、黎民期盼高度融合,集中体现了坚韧顽强、奋发进取、天下和顺、民泰国安的泰山精神。 文坛巨匠、史学家、共和国首任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说:泰山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一统江山、百折不挠的向征;管护完好的泰山碑刻殿宇等遗存,更是中华文明历史演进和文化传承的活化石。一代名将冯玉祥抗战初始在普照寺激励旧部说:我们面对的泰山就是民族团结、抵御外辱、无坚不摧、强我中华的国魂和脊梁。 国人和海外游子以及来华友人都非常喜欢泰山,也知道它属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深深被它雄奇壮美的自然景观,悠久璀璨的历史遗存所吸引和倾倒。但真正知道更深层次的泰山精神乃中华国魂者却知之不多。 作为炎黄和齐鲁子孙,从事绘画教学和创作、制造精神产品的“灵魂工程师”,不仅应把泰山文明、遗产胜迹和自然神韵用高雅艺术向世界传播,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创意作品,让普天之下更多的人知道泰山精神真谛,大张旗鼓传承和弘扬泰山核心价值观,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社会担当。为达此目的,我作了长期宽泛细致、深度构思准备和艰苦不懈努力。 一是广泛搜集和品读了,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李白《游泰山》、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姚鼐《泰山记》、李建吾《雨中泰山》、季羨林《泰山赋》、徐志摩《泰山日出》、刘白羽《日出》等大量有关泰山的资料;下功夫用心研究、考证、领悟、临仿了历史及近现代泰山史籍著述和大家名宿的绘画作品 。 二是为真正“读懂”泰山,我先后 二十多次登临,从不同视角观察峰峦叠嶂、江河走势、沟壑特色、林木植被、涧瀑湖潭;看日出、追落霞、观云海、迎飞雪、沐雾霭;研读碑刻、曕仰碧霞祠、品味十八盘、领略天烛峰、登上玉皇顶、穿行南天门、徜徉天街......我曾把无数个寒暑假期奉献给了泰山,应物象形写生稿和创作感悟小样数以千计。 三是为把握泰山与全国著名山岳之特色和异同,我抽挤教学空隙和节假,用十年时间,我不仅先后拜竭了西岳华山,北岳恆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足迹还遍及峨嵋、五台、五夷、九华、黄山、普沱、长白、祁连等天下名山。所到之处我不知疲倦、废寝忘食作了大剂量写生比较,并据其风格特色分别创作了数十幅天下名山作品。采风考察途中我拜望和巧遇了何海俠、秦岭云、陸俨少、刘海粟等一代宗师大家,同他们就泰山独具的风格特色,与其他山岳异同及表现技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虚心请教。 四是摒弃浮燥、耐得住寂寞、能抵挡名利诱惑、心无旁鹜、甘愿吃苦,充分挖掘和调动自己所掌握的绘画技巧、潜能,根据创作思路、作品内涵、表达意境、视觉张力,去调度和巧构多元表现形式及资源配置,通过不断比较扬弃,尽最大努力做到优势叠加,把弥久历新的泰山神韵发挥到极至。 通过长时间跋涉、写生考察、对比分析、积累构思,泰山在我心中逐渐丰满、高大、深邃、完美和充实,此刻我才真正领悟和充分理解“身在高楼、目穷远水"、"成竹在胸、信手拈来" 的深层次含意。在我脑际,泰山那中华文化宝库、丰富厚重的历史遗存,独具的浩翰粗犷、刚劲壮伟、崇高浑厚、稳如磐石、昂扬向上、宏阔博大的北派山水特色,无比清晰地时时迴旋于脑际、浮现在我眼前。 想到泰山对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贡献,给予国家前进发展、团结稳定的重要精神支撑和促进,总是让我震憾不已。每当我展纸挥毫画泰山时, 心底便充满文化自信、艺术自信和价值自信, 同时有一股按奈不住的创作欲望和挥之不去的激情, 令我在极度兴奋和惬意中自由挥洒驰骋。由于准备充分、储备丰厚、蓄势良久,创作时我从不担心“营养”不夠、“资源”枯竭,我用三五年时间先后向社会输送和展示了《泰山云海日出》、《泰山碧霞祠》、《泰山虎山水库》、《泰山玉皇顶胜迹》、《会当凌绝顶》、《群岚竞秀》、《泰山振衣岗》、《泰山月观峰》、《泰山慈恩亭》、《泰山后石坞峰云》等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乘的作品,其中不乏在全国和省级美展上拿大奖的佳作,为此被誉为泰山健笔和泰山画派魁首。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泰山绘画系列陸续推出后,受到中国美协高层王琦、叶浅予、秦岭云、王学仲、朱乃正等大家关注和赞誉,画坛同仁及社会充分肯定和热烈好评。以此契机,我又开始把创作目标集注、锁定到同样最具中华文明价值的黄河和孔子题材上,于是旗帜鲜明地构建起一山(泰山)一水(黄河)一圣人(孔子)绘画创作系列和齐鲁画派格局。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先后在北京中囯美术馆、日本、美国等地举办以“一山一水一圣人”绘画作品为主题的大型个人画展,国内外反响热烈,社会认知和影响逐步扩大。我先后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天安门城楼、外交部礼宾厅作画,我把这一难得的机遇当作国家对山东的看重、对齐鲁画坛的肯定。这些大雅之堂既是中外贵宾所到之处,也是艺术行家荟萃之地,绘制的作品必须彰显国家形象,具有国家级绘画水准。 我以滚烫赤子心、虔敬爱国情,倾注心智、反复构思、精细策划、掏尽平生所学,集纳中国传统及创新水墨功夫、巧融西画造型光影色彩技艺绘制的巨幅国画《泰山》、《泰山日出》、《齐鲁揽胜》、《泰山劲松》等。所有作品主基调和主旋律就是泰山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顶天立地的担当精神、胸怀博大的包容精神。画面展现的东升旭日、云蒸霞蔚、松茂流长、群岚竞秀、波澜壮阔、不畏险阻、景象万千、生机盎然......,把改革开放、中华崛起、昂首阔步、团结向前的民族复兴、大国气势作了充分阐释。这批充满正能量、高唱正气歌、主旋律明朗的作品得到中直机关、中国美协、中央美院、国家画院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中国书协顾问、北京炎黄画院副院长、天津大学艺术研究所终生所长王学仲教授,在病榻上审读了天津美术出版社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大红袍)一王旭东》出版小样后兴奋不已。他不顾年事已高,主动提出为我写序一《丹青绘齐鲁、天下惟他秀》,文章满含深情和寄予,充分肯定我自觉担承国家、民族、历史、时代使命和责任,在忠实継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奋进创新,矢志不谕弘扬“一山一水一圣人”。这篇文章2013年6月23日在《大众日报》刊出,当天中组部共产党员网就向全国作了转发。三个多月后,大师还没来得及看到我的(大红袍)正式出版,便匆匆告别他一生挚爱的书画天地,这篇“序言”也成了他封笔之作和绝唱。 穷其一生,我创作的山水、花鸟、人物、工笔、油画、仿古等(不计书法)作品近300幅,有3000多幅画作通过多种渠道输往社会,原创佔比百分之十左右,其中泰山原创作品在我“一山一水一圣人”系列作品中数量最大、份量最重、画幅最大、获奖最多。为确保所有出手作品的质量,我专门篆刻了一枚“不留劣品在人间”的闲章,时刻警醒自己,一定要把最好的艺术作品奉献给我提供舞台的社会、奉献给养育我的人民。 时下,尽管我已七十有六,可我“一山一水一圣人”情结依然浓郁、隽永,从未止步和停歇对发表作品的再创作、完善和提高。今年五月底,泰安举办的《王旭东教授国画艺术展暨“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大红袍)王旭东”首发式》、六月中旬在泰安举办的《水墨泰山十年盛典》我参展并深得好评的《岱顶揽胜》、《泰山云海日出》、《泰山十八盘》、《泰山松壑》、《泰山冬雪》等,都是不断与时俱进,添加有复兴梦、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新鲜元素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