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志(石东)
余国城
郑向农专栏
王超然
韩世明
伍文胜
陈庄
马连祺
王凯
沈小皴
石鸿
张弓 金利
李宗玮专栏
任重
王士彬
宋静亮
初中海专栏
张凡峻
方宪军
田百顺
丁再献
高清磊
吕学海博士
刘文海
李平
缪伟国
袁大川
王祝之·王南
荣润
李荣生
伊和君
杨涛
孙兆成
顾奇峰
殷允功
邹贻让
李秉檀
冯占奎专栏
刘星
王孔华
朱德福
朱全增专栏
娄本忠
董二源
刘传训
张继涛
吴玉田专栏
樊明朝
妙莲
武勇
赵大郡
唐志珍
龙则霏
高远龙
了尘
徐曙光
梁军
伯鸿
秦元增
苏继彬
徐立业
王思懿
唐迎春
李念东
王义平
雁廷
程国治
高亢
关耀久
刘祜
魏茂露
杨波
曹玉梅
张亚
宋霞
王志刚
吕洪生
张勇
石巍
白军正
张成泽
陈国祥
周末
牛庆谋
高岱专栏
李珂钧专栏
刘兆鸿
张学刚
刘光达
李炳武
赵清国
白晓
王传友
孔宪华
刘亚东
周强
党晓冬
徐玉华专栏
程乐静
刘扬
栾艳华
徐磊
孙文松专栏
刘化雨专栏
于洋
刘志红
徐世立
崔士英
刘玉璞专栏
曾昭明专栏
夏广怡
寿一峰专栏
王平
宋庆国
晋葆良专栏
房军
赵德勋
王建明
朱春湖
陶古专栏
郭执铨专栏
张乐毅专栏
李稼夫专栏
黄彬
高月塘
薛伟东专栏
刘岩
孙敬会专栏
李光新
张兴华
张伟宁
吴越
王胜华专栏
郭英培专栏
杜仲增
徐康专栏
张克华专栏
赵圣燕
张仲亭专栏
王立志专栏
胡伟东
魏杰
李伟
李丽
张旭
刘春宏专栏
张跃进专栏
陈乃斌
王玉殿
陈惠东
曹立华
王旭东专栏
朱学达专栏
杨枫专栏
程风子专栏
董广鲲专栏
孙墨龙专栏
尹延新专栏
李崇庆
陈凤玉专栏
张洪源
李广平
韩学中
南海岩
卢禹舜
赵佑铭(执白)
郑培靖专栏
荀士
倪惠明
杨晓阳专栏
何加林专栏
张望专栏
李翔专栏
袁武专栏
徐永生专栏
宋丰光专栏
曾先国专栏
赵卫专栏
何家英专栏
马海方
王小晖
岳海波专栏
梁文博专栏
史国良专栏
孔维克专栏
梁占岩专栏
路永仁专栏
白云乡专栏
老圃专栏
周逢俊专栏
张志民专栏
王伟专栏
田黎明专栏
范扬专栏
满维起专栏
苗再新专栏
王阔海专栏
冯远专栏
王明明专栏
唐用力专栏
陈全胜专栏
孙庆春
徐鲁白专栏
王雪峰
赵建成专栏
王镛专栏
刘二刚专栏
潘公凯专栏
张复兴专栏
龙瑞专栏
何水法专栏
霍春阳专栏
孙其峰专栏
刘大为专栏
蔡超专栏
卓鹤君专栏
吴泽浩专栏
项维仁专栏
石倩专栏
范奉存
杨力舟专栏
张宏宾专栏
郭志光专栏
贾又福专栏
程大利专栏
王有政专栏
萧维永专栏
杜滋龄专栏
吴山明专栏
刘国辉专栏
郭怡宗专栏
石齐专栏
丁宁原专栏
范曾专栏
蓝立克专栏
贾平西专栏
于志学专栏
曾宓专栏
刘文西专栏
喻继高专栏
方增先专栏
杨之光专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山水画资讯

中国画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24 16:50:04    点击率:2361次

张伟平

  对于中国画教育,我认为不管是传统的“师徒相承”,或是美术学院的规模教育,都要首先弄清中国画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在此之后,我们才能谈美术教育的改革问题。

  相比西方大师如达·芬奇、伦勃朗的素描中对对象惟妙惟肖的刻画,中国画对物质性的描述是不及他们的,由此上世纪初一些老先生提出要改革中国画。但是,这并不是中国画的本源。我曾经看过一幅画,是用油画再现马远的《踏歌图》,“形”一点没有走样,但却丝毫无法让人感动,我以为这是因为其中缺少了中国画用笔的“争与让”、“虚与实”。其实笔墨的“争让”反映的是画家对人对自然的生命态度,既然是生命态度,也就有一个层次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境界”。它是观者读画的一个进入点。上面这个小例子,已经开始涉及到中国画核心价值观这个大问题了。

  中国画家看到的世界虽然很复杂,但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都存在着各种关系,如何达到一种和谐,就是一个“争让”的问题。比如画树,前面的树用笔简单一点,后面的树密一点,疏密相间,它的关系就形成了;再比如画山,大小石块相间,前后左右的关系就区分出来。表现山的高耸雄浑,在手法上中国画不用“尺度”衡量,而用“云烟锁其腰”,更显巧妙。所以中国画在表现大自然复杂关系的时候,讲究的不是视觉规律,而是用笔墨的虚实相衬来调动人的情绪,要调动的是读者内心的认同感,具体用的手法就是“相间法”——以大小相间、疏密相间等手法表达“争让”观,反映生命态度。这样一来,中国画中就诞生了无穷无尽的“笔墨状态”。比如董其昌,大家都觉得董其昌的画形式感很强,其实他用的就是“相间法”:无数的浓淡、疏密、大小色块之间的关系,营造出虚和实;山是实、云是虚,虚实之间就把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提炼了出来,东方文化的智慧在绘画上的反映也正在此处。另一个需要强调的问题是,当代有很多画家不重视国画基础画法,一味的追求观念表现、个性表达,也说明他们对中国画的理解较为浅薄。中国画的最高法则是相间法则,它用“相间”法则形成的“虚实关系”揭示得是最复杂的生命状态与生命层次。我们甚至可以从画面的笔墨表达的争让程度看出画家正处在怎样的生命境界上。

  既然中国画能够运用笔墨状态揭示生命体的内心状态,那么这个画种一定是能生存、且与时俱进的。因为人的内心状态在各个时代是不同的,其审美状态和所崇尚的东西也会发生变化。

  再回到我们的美术教学上,无论是传统师承还是学院教学,都仍处于一个较乱的阶段,因为很多老师或多或少存有西画的造形理念,不明白中国画的核心价值观,更不明白由这个核心价值观要求下产生的核心技法的表达方式,对于中国画的理解和认识还处于一种中西都是同样造形手段的模糊状态,拿什么去传授给学生呢?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症结,正在于缺乏明理、明道的老师。我很幸运,在求学阶段碰到了导师童中焘。他是一位“明师”。在技法上,他的要求很严格,但是在明理重道的方面,他的要求则更高。有明理、明道的老师的话,求学者就能少走弯路,更不会误入歧途。

  中国画所说的“意境”其实是“心识之境”,每个人的“心识之境”是不同的,画家的表达和观者的感应也是不同的。比如《溪山行旅图》,最初一看的感觉是庄严和雄浑,能激起观者内心的“正能量”和乐观积极的生命追求,但再往深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中国画的“心识之境”不是靠西方那一套精确的造型观、明暗法则确立的,但现在几乎所有的美术院校在安排课程时都将其作为主要造形手法,让中国画家用这种造型手法去表现对象的物质性,结果就是中国画高度的丧失。最基本的中国画临摹,如果没有明白画理的老师指导,那么我们的学生所谓的“临摹”,不在“临”,只在“摹”。只是拷贝宋人画作之“形”,对于精微的体格、精妙的用笔、复杂的笔墨关系都没能理解,此时的临摹就成了工匠行为,唯一的好处就是体会一点描成山体、树体的快感,但这却是大量的美院学生日复一日正在做的功课。

  因此,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离中国画的核心观念还很远,包括对书法的漠视。结果造成国画学生对国画工具的把握存在很大问题,因为书法能力弱,对笔的把控也弱,更无法表现出毛笔中浓淡枯湿的变化。中国画里毛笔、宣纸、墨的特性都会随着纸上的浓淡枯湿的变化,被注入画家生命的状态,要达到这种境界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拿山水画举例,我们画山石,怎么去了解笔墨的组构?首先要借“他山之石”去琢磨古人的石法,所以中国画特别强调临摹。但是很可惜,学生由于画理不明,不能对临经典名作,我们现在的临摹课就成了走过场,课上完了,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不是对临出来的,是先拷贝出形体,然后把墨色填上去,画的大样出来了,但学生的绘画能力没有得到提高,那这个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归根结底是对中国画不自信。

  从上个世纪开始,对中国画的改革、创新的声音不绝于耳,直至今日,很多人仍然在未能理解中国画的核心价值观,也不懂中国画的核心技法的情况下,总想要改变它。如今很多迹象已表明,一味的改革、创新中国画,已经越来越丢弃它的根本——笔墨。笔墨是根据时代在不断变化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它所跟随的是不同时代的人,它所具载的是不同的人性。我以为中国画对生命的基本需求是不会变的,是 “画贵静气”,这和我们的养生之道是一样的。中国人对生命的认识与西方的有所不同,禅宗讲“禅定”,认为生命在静的时候能量是最大的,生命的思考、领悟能力是最强的,因此要常常“静思”。所以中国画并不提倡阴暗的、怪诞的笔墨方式,如《早春图》,表现的是早春复苏的山岚、滋润的树木,唤醒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向往。

  认识到中国画的核心价值观后,那么什么是中国画的核心技法呢?我们教学就是要教学生中国画的笔墨和基本画法(勾、皴、擦、染、点)。但“画法”不是用笔技巧,“勾、皴、擦、染、点”只有和形体产生联系时,才被称为“画法”。这是一个“理”的问题,比如,一个“个字点”不能随意点,要点成一棵树,需要画家的精心排序、组合,这就是“理”,我们称之为“画法”,这才是中国画法的学习。现在我们的学习者在这一问题上大打折扣。美院的国画课程主要是临摹、写生、创作三大块,临摹成了拷贝,写生又受西方绘画观影响很大。经典绘画的范式都没有“背出”,要去写生,哪来的感觉?《荀子·劝学》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只有先记住了不同类别的经典之作,才有可能开创自己的画风。但现在很多人都是凭感觉在画,勾勒没有紧要处,虚实也不去注意,表达情绪的深度和高度会缺失很多。不敬畏经典之作,没有传承之心,盲目谈创新,这就是现在我们学习者的状态,可以想象这种学习态度最终只会导致粗野画作的出现。

  中国画的传承应该从画理入手,由理入道,进入内心状态,但在如今的师承关系中,明理、明道的老师太少了,导致“师承”堕入了下下层。时代在快速发展,我们的教学内容势必要跟上时代。然而,在没弄清中国画的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下,很多的院校都在教学理念上往创新方向走,那么师资也就随着这个方向来,学生年纪尚小,也犯迷糊,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学。这样看来,中国画教育的前程着实堪忧。(本文由黄松根据对话整理)■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画家|书画|名家|润格|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