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志(石东)
余国城
郑向农专栏
王超然
韩世明
伍文胜
陈庄
马连祺
王凯
沈小皴
石鸿
张弓 金利
李宗玮专栏
任重
王士彬
宋静亮
初中海专栏
张凡峻
方宪军
田百顺
丁再献
高清磊
吕学海博士
刘文海
李平
缪伟国
袁大川
王祝之·王南
荣润
李荣生
伊和君
杨涛
孙兆成
顾奇峰
殷允功
邹贻让
李秉檀
冯占奎专栏
刘星
王孔华
朱德福
朱全增专栏
娄本忠
董二源
刘传训
张继涛
吴玉田专栏
樊明朝
妙莲
武勇
赵大郡
唐志珍
龙则霏
高远龙
了尘
徐曙光
梁军
伯鸿
秦元增
苏继彬
徐立业
王思懿
唐迎春
李念东
王义平
雁廷
程国治
高亢
关耀久
刘祜
魏茂露
杨波
曹玉梅
张亚
宋霞
王志刚
吕洪生
张勇
石巍
白军正
张成泽
陈国祥
周末
牛庆谋
高岱专栏
李珂钧专栏
刘兆鸿
张学刚
刘光达
李炳武
赵清国
白晓
王传友
孔宪华
刘亚东
周强
党晓冬
徐玉华专栏
程乐静
刘扬
栾艳华
徐磊
孙文松专栏
刘化雨专栏
于洋
刘志红
徐世立
崔士英
刘玉璞专栏
曾昭明专栏
夏广怡
寿一峰专栏
王平
宋庆国
晋葆良专栏
房军
赵德勋
王建明
朱春湖
陶古专栏
郭执铨专栏
张乐毅专栏
李稼夫专栏
黄彬
高月塘
薛伟东专栏
刘岩
孙敬会专栏
李光新
张兴华
张伟宁
吴越
王胜华专栏
郭英培专栏
杜仲增
徐康专栏
张克华专栏
赵圣燕
张仲亭专栏
王立志专栏
胡伟东
魏杰
李伟
李丽
张旭
刘春宏专栏
张跃进专栏
陈乃斌
王玉殿
陈惠东
曹立华
王旭东专栏
朱学达专栏
杨枫专栏
程风子专栏
董广鲲专栏
孙墨龙专栏
尹延新专栏
李崇庆
陈凤玉专栏
张洪源
李广平
韩学中
南海岩
卢禹舜
赵佑铭(执白)
郑培靖专栏
荀士
倪惠明
杨晓阳专栏
何加林专栏
张望专栏
李翔专栏
袁武专栏
徐永生专栏
宋丰光专栏
曾先国专栏
赵卫专栏
何家英专栏
马海方
王小晖
岳海波专栏
梁文博专栏
史国良专栏
孔维克专栏
梁占岩专栏
路永仁专栏
白云乡专栏
老圃专栏
周逢俊专栏
张志民专栏
王伟专栏
田黎明专栏
范扬专栏
满维起专栏
苗再新专栏
王阔海专栏
冯远专栏
王明明专栏
唐用力专栏
陈全胜专栏
孙庆春
徐鲁白专栏
王雪峰
赵建成专栏
王镛专栏
刘二刚专栏
潘公凯专栏
张复兴专栏
龙瑞专栏
何水法专栏
霍春阳专栏
孙其峰专栏
刘大为专栏
蔡超专栏
卓鹤君专栏
吴泽浩专栏
项维仁专栏
石倩专栏
范奉存
杨力舟专栏
张宏宾专栏
郭志光专栏
贾又福专栏
程大利专栏
王有政专栏
萧维永专栏
杜滋龄专栏
吴山明专栏
刘国辉专栏
郭怡宗专栏
石齐专栏
丁宁原专栏
范曾专栏
蓝立克专栏
贾平西专栏
于志学专栏
曾宓专栏
刘文西专栏
喻继高专栏
方增先专栏
杨之光专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动态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发布时间:2016/4/28 7:12:46    点击率:1607次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一、市场规模    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700亿元,年增长率为42%,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其中艺术原创作品和古董艺术品的交易总额为989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3%,首次超越英国上升至全球第二位。而对比我国电影市场同期102亿元的票房收入,也可以看到艺术品市场在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中所占居的重要地位。
    2010年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长迅速,艺术品拍卖企业的注册数量已达到300余家,年内共举办320场1694场次的拍卖活动,艺术品上拍量为30万件,成交量为23万件,总成交率为66%。年度总成交金额达到创纪录的589亿元,同比增长了177%,超过阶段性峰值2007年的223亿元,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其中美术品拍卖收益(包括绘画、装置、雕塑、素描、摄影、版画)达到了204亿元,同比增长16%,并以占全球份额的33%首次超越美国名列世界第一。
    2010年我国画廊业的进步明显,画廊总数量达到1512家,主要分布于大中型城市之中。北京、上海、香港、台北是我国画廊业的主要聚集区,北京地区的画廊有605家,占比40%,上海地区有237家画廊,占比16%。2010年以中国画廊业和艺术品经纪单位为核心的一级市场交易额快速增长,达到了409亿元,年增长率为98%。国内的画廊市场以交易当代艺术品为主,进入2010年之后画廊交易渐趋活跃,年内占比65%的画廊实现赢利,30%的画廊营收持平,交易数量和交易价格接近2007年的历史最好水平。
    艺术品博览会等交易市场总体情况向好,市场规模有所恢复,参展商数量同比上升了48%,销售价格整体提高30%。 二、经营主体     一个相对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应由艺术经纪、画廊、艺术品拍卖和艺术品博览会等经营主体共同参与。其中艺术品市场一级市场的经营主体以画廊、文物商店为代表,二级市场以艺术品拍卖企业为核心,两者在艺术品市场中发挥着主导性的影响,而艺术经纪、艺术品博览会等以专业化的服务方式,承担着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间的沟通纽带和艺术品交易补充性渠道的使命。2010年我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出日渐成熟的发展趋势。国内的画廊、艺术品拍卖企业和艺术品博览会虽各司其职,但又以艺术品交易为主轴,逐渐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扭合与协作,推动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结构性优化的进程。此外,各经营主体尤注重自身专业化的探索,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竞争能力,而新型的经营主体如艺术投资基金、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在经营理念、运营方式等方面推陈出新,体现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创新实践。 1.画廊     2010年虽然全球经济恢复缓慢,但在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和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画廊业经营普遍好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画廊经营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其他城市。根据2010年的调查数据,国内购买力的提升已成为对我国画廊业现阶段经营的重要支撑,而在我国经济和艺术品市场整体发展态势的带动下,2010年海外购买力重新入场迹象明显,海外藏家也成为我国画廊业经营的支撑力量,但从国家地区而论,主要以亚洲地区为主,以我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印尼、韩国等尤为突出,而欧美地区的买家仍处于恢复性的增长,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2.艺术品拍卖     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在2010年普遍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一些品牌企业的经营业绩更为突出,并以跨越式的发展获得了国际声誉,提高了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2010年我国艺术品拍卖的具体特征是:1.中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北京作为亚洲地区艺术品拍卖中心的地位已经确立。2.行业领先企业的市场权重增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拍卖公司占居了大部分市场份额。3.企业竞争进入到了专业化时代。2010年我国艺术品拍卖企业在市场经营策略上进一步探索,呈现出了以下特点:1.专场划分更加细致,艺术品拍卖的指向性更为明确,成为我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发展趋势。2.“名人收藏”、“名作专场”成为经营的要点,成为业绩增长的支撑。3.加强国际征集力度,推动“海外回流”,形成国际艺术资源对国内市场的优化配置。4.积极拓展经营内容,拍卖结构多元化。5.注重与社会的广泛合作。6.提倡增值服务,服务新老买家,为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 3.艺术品博览会     2010年我国艺术品博览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已经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影响,活跃度和市场影响力明显增强。在京、沪、港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上,老牌艺术品博览会强调对展会质量、VIP服务等方面的严格把握,新生的艺术品博览会则依据差异化的经营和精确定位逐渐站稳脚跟。2010年我国艺术品博览会的发展特点是:1.地区分布更趋合理,逐渐形成京、沪、港三足鼎立的格局。2.影响力日渐扩张,成为涉及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重大文化事件。2010我国艺术品博览会的经营特点是:1.注重展会质量,提高参展门槛。2.全面整合资源,推动国际合作。3.关注本土需求,丰富展会内容。4.吸收艺术新资源,引导消费新观念。5.动员学术力量,发掘展会亮点。6.推动跨界合作,搭建多赢平台。7.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专业形象。 4.其他     我国艺术品市场中的其他经营主体,包括艺术经纪、艺术投资基金和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其中艺术经纪的传统较长,而艺术投资基金和文化产权交易所都是新生事物。
    艺术经纪是近年来我国艺术品市场中渐趋活跃的经营主体之一,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角色,目前其在市场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通过“撮合”,活跃和润滑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活动,②通过经纪代理的方式,为艺术资源寻找市场需求。2010年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艺术经纪的作用也日渐增长,其经营活动也日趋细分。由于目前艺术经纪主要服务于相对稳定的对象,销售渠道多样而分散,身份相对特殊,活动相对隐秘,所以艺术经纪的交易对象、交易金额和交易收益无从掌握,但随着艺术经纪活动的增加和对此的规范要求,组织成立艺术品经纪公司是艺术经纪阳光化的途经和出路。
    艺术投资基金是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发展和艺术投资热所产生的新生事物,其特征就是艺术品的投资化。目前我国的艺术投资基金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得益于国内艺术市场的跨越式增长以及社会流动性膨胀、个人投资渠道狭窄等因素,尤其是在2010年我国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增强、股票市场受制于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变动而前景不明,艺术投资基金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增长的历史机遇。国内的艺术投资基金分为“私募”和“阳光化”两种类型。“私募”的艺术投资基金,资金规模较小,投资行为比较私密,“阳光化”的艺术投资基金,资金规模较大,目前在国内已经出现筹资规模超亿元的艺术投资基金。目前我国艺术投资基金的数量还不多,活跃度比较高的约有20家,其投资方向大多为中国传统艺术品,而以中国油画、中国当代艺术和以西方艺术品为投资方向的艺术基金占比较少。在投资期限和投资回报率的设计上,国内艺术品投资基金的投资周期大多在3-5年,预设的年投资回报率为18%-35%。2010年我国艺术投资基金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进入注册程序的艺术投资基金有30家左右。由于我国艺术投资基金历史较短,成功经验不足,成功案例不多,所以要避免一拥而上,与此同时目前基金从业人员大多为金融管理人士,艺术素养不足,亟待专业化的提升。
    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出现,力图针对艺术市场的融资难,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良性转换,并在管理体制、管理理念的创新上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目前艺术品产权交易主要使用“权益拆分”的概念,就是将一件实物的所有权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各种收益进行拆分。投资人可以通过认购拆分的份数,来获得投资标的物部分所有权和相关权益,从而也获得基于这些权益所带来的当期或长远的收益。从运作形式来看,我国艺术品产权交易分成两种:①“深圳文交所”、“上海文交所”所发售的艺术品资产包,资产包的拆分份数较少,参与投资的门槛较高,属于小众市场;②“天津文交所”为代表的份额交易,面向普通大众,交易门槛较低,属于全开放的交易形式。2010年以来在政策导向和政府支持的大背景下,深圳、上海等地文化产权交易所相继进入实际操作。除深圳、上海之外,现有20多个省市正在筹建文化产权交易平台。目前我国文化产权交易所仍处于探索起步的发展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①艺术品的保真与防伪,②艺术品的估价,③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④通过制度化的建设,探索注重风险控制、具有公信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三、品类价格     目前我国艺术品市场所经营的艺术产品,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大致可分为艺术原创作品和艺术衍生品两大类。艺术原创作品的经营是艺术市场交易的核心部分,艺术衍生品、艺术授权产品是经营产品的新类型,也是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新增长点。 1.艺术原创作品     2010年艺术原创作品仍是我国艺术品市场最主要的经营品类,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中的原创艺术作品全年交易额接近1000亿元,中国书画、中国古董、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品仍是原创艺术作品交易的基本类型。
    以艺术品拍卖市场为例,2010年中国书画作品的上拍量为162177件,成交量为125659件,成交率为77%,成交金额356亿元,占总成交金额的61%;中国瓷器杂项的上拍量为129688件,成交量为94828件,成交率为73%,成交金额为179亿元,占总成交金额的30%;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品的上拍量为12466件,成交量为8985件,成交率为72%,成交金额为53亿元,占总成交金额的9%。其中2010年中国书画在上拍量、成交量、成交金额以及所占市场金额比例等方面仍处于全面领先的地位,除了市场流通量大、价值认同度高、购买人群基数大等优势因素之外,中国书画作品的火热行情、书画大师作品的价格暴涨等短期市场因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2010年我国艺术原创作品的整体价格上涨很快,带动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规模化增长。以艺术品拍卖市场为例,2010年总上拍量为30万件,总成交量为23万件,总成交率为75%,总成交金额为589亿元,与2009年相比总上拍量增加10万件,成交量增加9万件,成交额增长376亿元,同比增长177%。2010年中国书画、中国瓷器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品等三大市场交易品类在上拍量、成交量和成交金额等方面都出现了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其中作品的价格增长因素推动了成交金额的明显放大。2010年中国书画的拍卖成交金额增加了248亿元,同比增长了229%;瓷器杂项的拍卖成交金额增加100亿元,同比增长125%;油画和当代艺术品的成交金额增加28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中国书画作品的价格增长更为突出,目前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整体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应该警惕这部分市场的泡沫化趋势。瓷器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品,虽然也出现了整体价格走高、精品价格高企的市场变化,但相对而言行情比较稳定,仍具一定的价格发展空间。
    在市场高端价格方面,2010年我国拍卖市场中成交价格超过亿元的拍品共计22件,其中中国书画作品占了16件,占比73%,累计成交金额达31亿元,占中国书画拍卖总成交金额的10%,说明高端艺术品价格对于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力明显增强。 2.艺术复制品     长期以来,艺术复制品在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传播当代文化艺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实用价值大于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但是随着国内艺术审美水平和艺术消费力的逐年提高,近年来艺术复制品在装饰布置、礼品馈赠等方面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加,国内艺术复制品的消费规模随之扩大,与此同时一些名家参与制作的限量版艺术复制品,也受到了收藏群体的广泛青睐,填补了艺术收藏的低端价格市场。
    2010年国内艺术复制品的收藏活动,主要以精品复制品为对象,原作价值、原作社会知名度、复制技艺和复制数量,是艺术复制品收藏价值的四个衡量因素。2010年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加速增长,艺术复制品市场也出现了规模性的发展趋势。一级市场的发酵,也逐步影响了艺术复制品在拍卖市场中的价格变化。一些高端的艺术复制品不仅进入到了艺术品拍卖市场,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拍卖成绩和投资回报率。随着中国当代艺术海外市场的出现,中国当代艺术复制品也走出国门,行销海外。
    艺术复制品作为正在发展中的市场经营产品,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建立相应的制作流程规范和产品标准体系,对于进一步规范艺术复制品的制作与销售具有现实意义,此外在注重高端艺术复制品收藏市场拓展的同时,进一步开发大众消费市场,建立多渠道的分销代理网络,也是艺术复制品可持续性发展的市场要素。 3.艺术授权产品     艺术授权产品是艺术品市场中的重要品类,是将艺术作品的无形价值作为版权商品进行市场推广的产物。艺术授权产品的出现,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作的市场价值,也通过跨界的合作推广延长了艺术品的产业链条,形成多赢的商业模式,拓展了艺术品市场的疆域,提高了艺术品市场的产业化水平与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
    艺术授权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发展至今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型。国内艺术授权市场虽然刚刚起步,但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场拓展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金额为589亿元,根据国际标准进行测算我国艺术授权所带来的生产总值可达到1767亿元的水平。2010年国内的艺术授权企业,一方面加强了与大众消费零售市场的互动联系,通过对食品、日用品、装饰品、礼品等行业的厂商、经销商的艺术授权,进一步扩大了艺术授权的范围与艺术授权的产品种类;一方面增强了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挖掘和整理,更多地引入民族文化艺术的元素,提升了国内艺术授权产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拓展海外销售的市场与对外贸易的渠道。
    作为国内刚刚起步的市场经营产品,艺术授权产品的加速发展将面临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中介组织不完整和产业分工不细致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要将中国文化由艺术授权及其产品推向国际,应继续参考国际成功艺术授权经验,从速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授权产业模式。 四、市场购买力 1.艺术收藏     艺术收藏是艺术品市场购买力的重要组成。成熟的艺术收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美术博物馆收藏、企业收藏和私人收藏,三者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2010年我国的艺术收藏随着国家的政策支持、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财富的增长,美术博物馆收藏、企业收藏和私人收藏在藏品的数量和品质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2010年政府主管部分针对公立美术馆的艺术收藏,继续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各地公立美术馆的艺术收藏经费均有所增加。但是收藏资金的增加幅度明显滞后于我国艺术品市场价格的增长速度,因此美术馆介入艺术品市场的案例不多,美术馆藏品来源仍主要依赖于艺术家及其家属的无偿或有偿的捐赠。
    2010年民营非盈利性美术馆的艺术收藏增长明显,大多依靠社会性的资金捐助和藏品捐助,但政府在促进社会捐助制度和免税扶持政策等方面的力度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民营非盈利美术馆在艺术收藏上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相关政策性的从速出台将是突破瓶颈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我国的企业收藏发展速度较快,成为艺术品市场中越来越重要的参与力量。2010年国内企业收藏资金的增幅较大,大约在300亿元左右,涉及的领域也更加丰富,除了传统艺术品之外,当代艺术的收藏比例明显增加,也出现了针对外国艺术品的国内企业收藏。从2010年的整体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的企业收藏发展迅速,但是在参与者的身份、所属的地域和城市分布等方面越来越呈现不平衡的现象。此外由于企业收藏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因此在目标定位、程序规范、藏品管理、回馈社会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而如何引导企业收藏方向,并进而引领艺术品市场走向、确立价值标准、推动市场可持续性发展也是目前亟待深化的课题。
    得益于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2010年国内个人财富仍处于快速增长的周期。从收藏偏好上,2010年我国财富人群更多关注于手表、珠宝和古代书画等品类,当代艺术收藏的比例虽比2007年有所下降,但收藏人群的资金投入则有增无减,一些财富人群更将收藏当代艺术品视为新的生活方式。据统计,目前具体影响私人收藏的要素包括个人趣味(62%)、地域影响(16%)、价值及价格(9%)、专业建议(5%)、家庭背景(5%)等。2010年我国私人收藏的行业背景,仍集中在个人财富增长最快的领域,如金融投资、房地产、能源、基础建设、高科技、制造等行业,其中金融投资背景的私人收藏占比50%,能源、基础建设背景的占比有所增长,房地产、高科技、制造背景的占比有所减少。2010年我国私人收藏取得了明显进步,注重学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系列化收藏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国内私人收藏对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 2.艺术消费     艺术品消费偏重于大众化,虽然所处位置较低,但艺术品消费既是艺术收藏的发展基础,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0年针对国内画廊从业者的调研显示,有55%的从业者认为艺术品消费将成为市场主流,认为艺术投资将主导市场的比例,则从2009年的19%下降到了2010年的10%。2010年艺术消费者在我国画廊市场购买力中的占比增加了45%,单价消费区间也从2009年的2000元至20000元,上调到5000元至30000元的新水平。虽然现阶段国内艺术品消费扩张很快,但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重视并有效引导艺术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调整艺术产品结构,开发出更多原创性强且消费者喜闻乐见的艺术产品,是进一步扩大国内艺术品消费市场的重要工作。此外,除了画廊、画店等店面销售方式,如何打造更多样化的销售途径,也是目前亟待发展的方向。 3.艺术投资     投资热是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最显著的变化。艺术品投资的起初目的是为了分享我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红利,但是随着资本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艺术投资的投机性也愈见显明。艺术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利,因此投资性资金的大量流入在迅速扩大艺术品市场规模的同时,也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行情不稳定和过度波动的风险。2010年我国艺术投资的理念深入人心,艺术品作为投资的标的物广为人知,结合艺术投资的市场创新层出不穷,如艺术投资基金、艺术产权交易、艺术抵押贷款、艺术理财产品等等。其中更值得关注的是艺术投资的机构化趋势,艺术投资的机构化在我国艺术品市场中的表现,①投资资金的规模化优势,一些艺术投资的资金规模达到数亿元,而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动辄千万元级的竞买出价,已经将个人购买力如传统收藏家迅速地“边缘化”;②投资目标的精确化选择,由于机构投资是以系列化的名家精品为目标,投资基金也以抗风险且增值快的艺术品为投资标的,因此两者都会选择文化价值大、社会共识度高和稀缺性的艺术资源,这样势必造成“名家”尤其是“名作”的价格飙升,最终导致2010年频频出现过亿元的拍卖高价;③投资操作的企业化运营,在艺术投资基金规模逐渐扩大、艺术投资方式创新的背景下,企业化运营成为必由之路。目前艺术投资的企业化运营,更加注重跨界的经营团队建设、深入的行情分析研究、国际化的资源配置和营销渠道,这些成为我国艺术品市场专业化发展的又一例证。 五、政策环境     2010年我国艺术品市场再现跨越式的发展,其成绩的取得一方面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进步密不可分,一方面也离不开政府各级主管部门不懈的政策引导以及行业自身规范的努力。随着目前更有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我国艺术品市场逐渐走上了快速有序的健康发展之路。
    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正式出台,政府将进一步明确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目标,并为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010年3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的推动下,我国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采取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如证券系统大力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银行系统由单一银行信贷支持逐步转变为建立全领域投融资体系的“部行合作”机制。2010年底文化部、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保险机构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保险的创新发展,努力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和文化产业需要的保险产品,逐步建立文化产业保险市场运行机制和制度。
    此外,2010年7月1日《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拍卖行业恢复发展20多年来的第一部行业标准,也是推动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行业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六、产业影响     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近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规模性产业平台。同时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艺术品市场正通过与其他产业间的互动协作,积极参与我国的产业创新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力推动社会文化的传承与进步,扩大了对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综合影响力。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既立基于规模性的产业平台积极推动社会文化消费,全面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又通过提供民众所需的艺术产品,极大地满足社会的精神生活追求,因此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影响社会民生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社会幸福感的重要部分。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2010年参观人次累计已逾500万,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成为民众文化休闲生活的风尚地标。
    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虽然目前整体规模较小,发展时间较短,但是近年来与其他产业的结合较为紧密,产业拉动效应进一步放大。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期,它将进一步带动金融、保险、物流、咨询、评估等服务业的产业创新,创生出如艺术品金融、艺术品保险、艺术品物流、艺术品咨询和鉴价评估等新型的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有助于消费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的重新塑造。而艺术品市场向艺术授权、艺术复制品、艺术衍生品等领域的拓展,也将积极参与制造业等传统生产部门的升级换代,通过设计、创意、品牌、授权等运营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和高文化附加值的新兴工业化方向发展,加速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艺术品市场除具有市场经济的属性之外,又由于经营内容的特殊性具有了更多的文化色彩,因此我国艺术品市场不仅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平台,更在社会文化的传承、推广和交流上承担着重要使命。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共举办了320场拍卖活动,400余次拍卖预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展现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修养,培养保护文物艺术品的社会意识,为国家博物馆提供了新藏品,为民营美术博物馆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遍布全国各地的1512家画廊,2010年共举办当代艺术品展览活动4000余次,北京的798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推广展示的重要窗口,通过为中外文化交流和艺术品国际流通搭建平台的方式,积极体现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画家|书画|名家|润格|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