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志(石东)
余国城
郑向农专栏
王超然
韩世明
伍文胜
陈庄
马连祺
王凯
沈小皴
石鸿
张弓 金利
李宗玮专栏
任重
王士彬
宋静亮
初中海专栏
张凡峻
方宪军
田百顺
丁再献
高清磊
吕学海博士
刘文海
李平
缪伟国
袁大川
王祝之·王南
荣润
李荣生
伊和君
杨涛
孙兆成
顾奇峰
殷允功
邹贻让
李秉檀
冯占奎专栏
刘星
王孔华
朱德福
朱全增专栏
娄本忠
董二源
刘传训
张继涛
吴玉田专栏
樊明朝
妙莲
武勇
赵大郡
唐志珍
龙则霏
高远龙
了尘
徐曙光
梁军
伯鸿
秦元增
苏继彬
徐立业
王思懿
唐迎春
李念东
王义平
雁廷
程国治
高亢
关耀久
刘祜
魏茂露
杨波
曹玉梅
张亚
宋霞
王志刚
吕洪生
张勇
石巍
白军正
张成泽
陈国祥
周末
牛庆谋
高岱专栏
李珂钧专栏
刘兆鸿
张学刚
刘光达
李炳武
赵清国
白晓
王传友
孔宪华
刘亚东
周强
党晓冬
徐玉华专栏
程乐静
刘扬
栾艳华
徐磊
孙文松专栏
刘化雨专栏
于洋
刘志红
徐世立
崔士英
刘玉璞专栏
曾昭明专栏
夏广怡
寿一峰专栏
王平
宋庆国
晋葆良专栏
房军
赵德勋
王建明
朱春湖
陶古专栏
郭执铨专栏
张乐毅专栏
李稼夫专栏
黄彬
高月塘
薛伟东专栏
刘岩
孙敬会专栏
李光新
张兴华
张伟宁
吴越
王胜华专栏
郭英培专栏
杜仲增
徐康专栏
张克华专栏
赵圣燕
张仲亭专栏
王立志专栏
胡伟东
魏杰
李伟
李丽
张旭
刘春宏专栏
张跃进专栏
陈乃斌
王玉殿
陈惠东
曹立华
王旭东专栏
朱学达专栏
杨枫专栏
程风子专栏
董广鲲专栏
孙墨龙专栏
尹延新专栏
李崇庆
陈凤玉专栏
张洪源
李广平
韩学中
南海岩
卢禹舜
赵佑铭(执白)
郑培靖专栏
荀士
倪惠明
杨晓阳专栏
何加林专栏
张望专栏
李翔专栏
袁武专栏
徐永生专栏
宋丰光专栏
曾先国专栏
赵卫专栏
何家英专栏
马海方
王小晖
岳海波专栏
梁文博专栏
史国良专栏
孔维克专栏
梁占岩专栏
路永仁专栏
白云乡专栏
老圃专栏
周逢俊专栏
张志民专栏
王伟专栏
田黎明专栏
范扬专栏
满维起专栏
苗再新专栏
王阔海专栏
冯远专栏
王明明专栏
唐用力专栏
陈全胜专栏
孙庆春
徐鲁白专栏
王雪峰
赵建成专栏
王镛专栏
刘二刚专栏
潘公凯专栏
张复兴专栏
龙瑞专栏
何水法专栏
霍春阳专栏
孙其峰专栏
刘大为专栏
蔡超专栏
卓鹤君专栏
吴泽浩专栏
项维仁专栏
石倩专栏
范奉存
杨力舟专栏
张宏宾专栏
郭志光专栏
贾又福专栏
程大利专栏
王有政专栏
萧维永专栏
杜滋龄专栏
吴山明专栏
刘国辉专栏
郭怡宗专栏
石齐专栏
丁宁原专栏
范曾专栏
蓝立克专栏
贾平西专栏
于志学专栏
曾宓专栏
刘文西专栏
喻继高专栏
方增先专栏
杨之光专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人物画资讯

中西人物绘画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6-4-25 8:28:01    点击率:2524次
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盛行,我们经常会通过网络、电视、杂志等各种渠道欣赏到一些中国水墨人物画和西方油彩人物画,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创作和西方人的创作在画面上的人物形象其区别是非常明显的。中国人物画多采用的色彩为纯色,色彩运用明亮,并以各种线的运用来表现人物的神采及动感,在水墨人物画中线的作用更是被强化,其表现洒脱、飘逸。而西方绘画是以造型为基础,更注重写实手法的运用,同时通过色彩搭配的表现,来烘托作品所散发出的主旨及内涵。
下面,笔者就选择两幅中西人物绘画的代表作品,分别从其整体构图、笔触表达和意境(思想)渲染三方面做简要比较。
一、对《簪花仕女图》的分析
笔者第一次见到《簪花仕女图》这幅画是在小时候收藏的一张邮票上,邮票上的图案虽然只是画作的一部分,但当时就被邮票上丰韵妩媚的仕女形象吸引住了。她们姿态端庄,表情看上去轻松自在,其服饰华丽飘逸,虽都体态丰满,但并不显得沉重,且浑身都散发着贵族气息,这样的仕女形象跃然于纸上,使人如身临其境,似乎可以听到她们在和动物嬉戏的欢笑声。
具体来说,《簪花仕女图》在画面上可分为“戏犬”“漫步”“看花”“采花”四个情节,主要描绘春夏之交牡丹竞开时节,一群盛装的贵族妇人在庭院里游戏、赏花的闲逸生活片段。仔细观察,周昉笔下的仕女形象高髻簪花、曲眉丰颊、露胸披纱、浓丽丰肥。画面除了六位仕女之外,并无亭台楼阁,只有小狗、丹顶鹤、玲珑石、玉兰花为陪衬,这样的画面感既增添了生趣之意,也点缀了广阔空间,使整个画面显得和谐、丰富又不乏单纯之感。
1.整体构图
从画面的整体构成上来看,周昉在《簪花仕女图》中对形式韵律与画面节奏感的处理上,几乎将人物等距离进行了安排,但又巧妙地通过大小穿插、顾盼呼应来连结气脉,使之统一之中有变化,从而较好地展现了视觉的空间。
2.笔触表达
笔者认为,《簪花仕女图》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线描的作用,线条流畅而有变化,行笔轻细柔媚、匀力平和,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罗薄透凝脂”的肌肤和透明的薄纱的创作。在具体描绘中,画中人物的面部、手的线条,下笔稳而准确,又力求圆润;衣纹随势落笔,轻重顿转,若断若续,一气呵成。因为是工笔人物,贵妇化妆的特点也被刻画得非常细致,再加上画家以浓艳鲜丽的色彩为晕染对象,其冷暖对比强烈,层次变化分明,使画面既具有装饰效果,很好地表达出了贵族妇女浓丽丰肥之态和细腻柔嫩的肌肤特点,及其高级丝织品细柔透明的质感,给人以富丽绚烂之感,又使画面有了和谐统一之趣。
3.意境渲染
《簪花仕女图》最令人称道的还是周昉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他用细腻的笔墨描绘出了贵族妇女凝神所思、日长慵困的神态,进而展现了她们忧郁空虚的心境。通过对贵族妇女的性格、神态的刻画,表现了她们精神生活的贫乏与苦闷,映衬出了贵族奢侈生活背后的社会危机。
二、对《舞台上的舞女》的分析
法国德加的《舞台上的舞女》也是一幅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品,其画面可谓唯美真实。这幅作品是很多作画者速写、范画的临摹对象。
这幅画主要通过对一个芭蕾舞女的舞蹈动作的刻画,表现一种人的运动节奏。
1.整体构图
《舞台上的舞女》,画幅是高视平线的鸟瞰式构图。这样一种构图为芭蕾舞女的展示提供了富有纵深感的背景,并使这个人体向观众凸射过来,使人感到有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画中舞女的背后是舞台的一角,一些舞女正在等待出场,还有一个被帷幕半遮的、穿黑色大礼服的芭蕾舞教师藏身其中。这部分画面的存在为整幅画的主人公——舞动的舞女带来一个视觉上的平衡感;舞蹈的力量在画面里像是被释放出来了,人物不是平淡表面的肢体动作,而是富含了丰富的、力量的艺术表演。
2.笔触表达
为了表现正在舞蹈的少女,德加运用了他拿手的洗练而流畅的线条,并赋予强烈的光线效果,进一步增强了舞蹈的运动感,表现了人物造型的轻盈、舒展之美。
3.思想渲染
德加描绘的舞女并不仅是轻歌曼舞,而是意在表现她们的艰辛、苦难,反映她们优美姿态中的某种命运的悲凉,同时真实地反映19世纪后半叶法国巴黎的生活实况。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中西方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但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文人学士都是在追逐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气质。中国人的脱俗是期望回到自然的身心和人物状态之中,西方人是向往与绝对的真理、上帝和精神联结在一起。
中国人表达美感的方式是用线条勾勒人物的动态,在人物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表现出东方人的含蓄、优雅。西方人则擅长用生命和青春象征“美”。
西方的人物画擅长运用戏剧性的光影与空间,中国传统人物画却没有把精力放在舞台场景上。如《簪花仕女图》,作者并没有刻意地去营造画中人物所处的环境空间,画面上只有人物,因此突出明确。而《舞台上的舞女》,作者却非常耐心地将人物所处的背景环境表达出来,并通过光线的表达,像聚光灯一样照在女舞者的身上,使人物显得非常突出。
中国人物画的传统叙事空间不像西洋画那样集于一点,和山水、花鸟一样,很多人物作品非常讲究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
中国人物画家并不关心怎样去表达一个特殊的时刻,而是关注更大的时空和更有诗意的图画。如《簪花仕女图》,作者通过表现人物身上的衣着线条、行为和神态,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舞台上的舞女》则直观地表现了在一个特定时间内发生的空间中的景象。然而,中西绘画也有相同点:中国绘画也具有写实性,只不过其手法更趋于意象。同时,中西绘画都十分注重作品主次虚实的变化,其实就是空间变化,如中国画的墨分五色,就是指作品中的虚实变化的。
参考文献:
[1]甄巍著.油画与水墨——中西绘画艺术的比较.中国纺织出版社.
[2]陈聿东编著.名画鉴赏.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刘继潮主编.中国绘画欣赏.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
[4]时涛,王洪广编著.顶级名画鉴赏——中国卷.长安出版社,2009年.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画家|书画|名家|润格|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