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花鸟画资讯
浅论花鸟画三境界发布时间:2016-4-25 8:14:10 点击率:2147次
浅论花鸟画三境界
闵文彬 中国书画历来讲究作品的韵味与境界,然而,古人论画,笔者总觉得太“玄”了一点。另一方面,古人对花鸟画每每着眼于技法上的评论。笔者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同时搞一些花鸟画创作,为教学与创作上的需要,不得不对中国花鸟画作些研究,我深切领悟到,若想在花鸟画创作上有所建树,必须经历三个境界:一曰“活”、二曰“灵”、三曰“变”。绘画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尽管所有画家,甚至一代宗师在从事艺术之初,都是由临摹(摹仿、写生)开始,但这决不是目的,而是绘画的起步。 其实能把作画的对象画得近似,甚至十分逼真,还不能自封为画家。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首先他要有娴熟的技巧,并且要把蕴积在画家内心的真知灼见用画笔表达出来,其作品才有真正的艺术价值。若要画活一枝花、一只鸟、乃至一个人,一个画家不仅要长期的观察、思考,还要求作画者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与熟练的表现技巧,意在笔先,挥洒自如,意态天然,呼之欲出。确切地说,这一花一鸟都是作画者的心血。 比“活”更高的境界是“灵”。这是说作品的境界,就是人格化,作者把灵魂注入作品。所以,徐悲鸿的“马”,就是徐悲鸿,齐白石的“虾”,就是齐白石。“斯人虽已殁,千古有余情”,这样的画,是不朽的。而“灵”之最高层次,便是神奇。画笔所到,惊天动地,万种风情,油然而生,所谓出神入化是也。可以这么说,一个画家能达到如此境界,其艺术造诣已登峰造极了。 但是,艺术发展史却证明了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就是当绘画发展到一个极成熟的阶段,必然会产生新的演变。因为任何艺术创作决不会是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的产物。历史上有好多艺术家,都并不满足于自己已取得的成就,他们还是苦心地在追求新的突破,追求“变”。 如今人类新纪元已打开首页,随着经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频频交流、交融、而中华典雅优秀的民族文化,必将东西方文化交融中大放异彩,使我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赢得广泛的世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