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志(石东)
余国城
郑向农专栏
王超然
韩世明
伍文胜
陈庄
马连祺
王凯
沈小皴
石鸿
张弓 金利
李宗玮专栏
任重
王士彬
宋静亮
初中海专栏
张凡峻
方宪军
田百顺
丁再献
高清磊
吕学海博士
刘文海
李平
缪伟国
袁大川
王祝之·王南
荣润
李荣生
伊和君
杨涛
孙兆成
顾奇峰
殷允功
邹贻让
李秉檀
冯占奎专栏
刘星
王孔华
朱德福
朱全增专栏
娄本忠
董二源
刘传训
张继涛
吴玉田专栏
樊明朝
妙莲
武勇
赵大郡
唐志珍
龙则霏
高远龙
了尘
徐曙光
梁军
伯鸿
秦元增
苏继彬
徐立业
王思懿
唐迎春
李念东
王义平
雁廷
程国治
高亢
关耀久
刘祜
魏茂露
杨波
曹玉梅
张亚
宋霞
王志刚
吕洪生
张勇
石巍
白军正
张成泽
陈国祥
周末
牛庆谋
高岱专栏
李珂钧专栏
刘兆鸿
张学刚
刘光达
李炳武
赵清国
白晓
王传友
孔宪华
刘亚东
周强
党晓冬
徐玉华专栏
程乐静
刘扬
栾艳华
徐磊
孙文松专栏
刘化雨专栏
于洋
刘志红
徐世立
崔士英
刘玉璞专栏
曾昭明专栏
夏广怡
寿一峰专栏
王平
宋庆国
晋葆良专栏
房军
赵德勋
王建明
朱春湖
陶古专栏
郭执铨专栏
张乐毅专栏
李稼夫专栏
黄彬
高月塘
薛伟东专栏
刘岩
孙敬会专栏
李光新
张兴华
张伟宁
吴越
王胜华专栏
郭英培专栏
杜仲增
徐康专栏
张克华专栏
赵圣燕
张仲亭专栏
王立志专栏
胡伟东
魏杰
李伟
李丽
张旭
刘春宏专栏
张跃进专栏
陈乃斌
王玉殿
陈惠东
曹立华
王旭东专栏
朱学达专栏
杨枫专栏
程风子专栏
董广鲲专栏
孙墨龙专栏
尹延新专栏
李崇庆
陈凤玉专栏
张洪源
李广平
韩学中
南海岩
卢禹舜
赵佑铭(执白)
郑培靖专栏
荀士
倪惠明
杨晓阳专栏
何加林专栏
张望专栏
李翔专栏
袁武专栏
徐永生专栏
宋丰光专栏
曾先国专栏
赵卫专栏
何家英专栏
马海方
王小晖
岳海波专栏
梁文博专栏
史国良专栏
孔维克专栏
梁占岩专栏
路永仁专栏
白云乡专栏
老圃专栏
周逢俊专栏
张志民专栏
王伟专栏
田黎明专栏
范扬专栏
满维起专栏
苗再新专栏
王阔海专栏
冯远专栏
王明明专栏
唐用力专栏
陈全胜专栏
孙庆春
徐鲁白专栏
王雪峰
赵建成专栏
王镛专栏
刘二刚专栏
潘公凯专栏
张复兴专栏
龙瑞专栏
何水法专栏
霍春阳专栏
孙其峰专栏
刘大为专栏
蔡超专栏
卓鹤君专栏
吴泽浩专栏
项维仁专栏
石倩专栏
范奉存
杨力舟专栏
张宏宾专栏
郭志光专栏
贾又福专栏
程大利专栏
王有政专栏
萧维永专栏
杜滋龄专栏
吴山明专栏
刘国辉专栏
郭怡宗专栏
石齐专栏
丁宁原专栏
范曾专栏
蓝立克专栏
贾平西专栏
于志学专栏
曾宓专栏
刘文西专栏
喻继高专栏
方增先专栏
杨之光专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人物画资讯

简述吴冠中的创造性思路

发布时间:2020-3-15 16:46:45    点击率:2227次

初看吴冠中早期的水墨画,误以为是水彩画,而他本来就画过很长时间的水彩风景。某一天,吴冠中可能突然领悟到:水彩与水墨只一线之隔,一字之隔,为何不能跨越过去呢?况且,从版画、油画、水彩转入到水墨的画家大有人在。于是,吴冠中便大量地画了起来。他的抱负、激情和理想,决定了他把要使中国画现代化的命题,当成一个目标,给自己提出来,作为创作他的新水墨画的原动力和出发点。


水彩画的色彩色调、清新感、透明感及渲染气氛的效果,乃至齐头方笔的运用(后来发展到大板刷)都被吴冠中拿来创作他的水墨画,为何不可以用呢?先有香港的吕寿琨用板刷画现代禅画,后有大陆的黄永玉以板刷画大荷叶,都曾出现不同于传统的笔痕墨韵。要突破传统,工具材料的革新当然也是一途。其实,吴冠中最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一生对自己信念的坚持和追求,不管在怎样的逆境中都不动摇。而他在绘画上的最大长处在于,他能够灵活地运用感觉、错觉、幻觉和现场顿悟般的比兴联想、通感迸发、直觉想象的修养和能力,来观察自然形象和场景,并从中挖掘提炼出他所需要的形式美的整体意象,或抽象美的结构韵律。比如,他反复大量创作的江南民居系列作品,都以直接观察到的印象为依据(其时,抓住最直观的印象,才是最重要的),抽出黑白的色块形态,组成块状结构。正好与板刷的方笔形态相合,一笔一个屋顶,两笔一扇门窗,黑白交错,块面构成,节奏明快,清新爽朗;笔与形、虚和实恰到好处,正相匹配,最好不过地体现了他的形式美、抽象美观念。其中不少作品足以成为他的代表作。相比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多数人就抓不住大体的感觉或直观的印象,啰啰唆唆,加进好多无意的杂七杂八的细节,丢了西瓜,拣了芝麻,作品必然变得小鼻子小眼。


水彩画的色彩色调、清新感、透明感及渲染气氛的效果,乃至齐头方笔的运用(后来发展到大板刷)都被吴冠中拿来创作他的水墨画,为何不可以用呢?先有香港的吕寿琨用板刷画现代禅画,后有大陆的黄永玉以板刷画大荷叶,都曾出现不同于传统的笔痕墨韵。要突破传统,工具材料的革新当然也是一途。其实,吴冠中最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一生对自己信念的坚持和追求,不管在怎样的逆境中都不动摇。而他在绘画上的最大长处在于,他能够灵活地运用感觉、错觉、幻觉和现场顿悟般的比兴联想、通感迸发、直觉想象的修养和能力,来观察自然形象和场景,并从中挖掘提炼出他所需要的形式美的整体意象,或抽象美的结构韵律。比如,他反复大量创作的江南民居系列作品,都以直接观察到的印象为依据(其时,抓住最直观的印象,才是最重要的),抽出黑白的色块形态,组成块状结构。正好与板刷的方笔形态相合,一笔一个屋顶,两笔一扇门窗,黑白交错,块面构成,节奏明快,清新爽朗;笔与形、虚和实恰到好处,正相匹配,最好不过地体现了他的形式美、抽象美观念。其中不少作品足以成为他的代表作。相比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多数人就抓不住大体的感觉或直观的印象,啰啰唆唆,加进好多无意的杂七杂八的细节,丢了西瓜,拣了芝麻,作品必然变得小鼻子小眼。


我是专拣吴冠中好的作品说的。他当然也有很多很差的画,谁又能保证自己没有次品呢?说实话,我们应当主要看别人最好的作品,这样才能学到点儿东西,尤其不能用西瓜的标准去要求黄瓜吧。

 

除了板刷类作品,吴冠中还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大幅的以线条为主调的作品,不论具象抽象,皆以自制的漏斗滴洒出所要显现的粗重线条。这种在宣纸上滴洒出的墨线,究竟不同于波洛克以油漆油彩等黏稠材料滴甩的点线有厚度和物质感。虽显出湿软甚或浮肿的感觉,这在重视笔法的人眼中被贬为“死蛇挂树”,但吴冠中在画面中竭力制造出了所要表达的画面气氛,注重了整体效果,能把人的视觉注意力吸引到具体的意境之中,作为绘画来欣赏,也应该是成功的例子。


吴冠中以石涛的“一画”论来说明自己遵循内心感受所选择的画法,即“一画”就是决定一幅画的“一法”,不同感受就是要以不同手法处理,千万种感受就可以有千万种手法表现。这种理解应该是比较接近石涛本意的。吴冠中觉得:在生宣纸上作画,就都是笔墨,区别只在于风格不同而已。我的风格与古今风格都不同,当然是一种新创造的笔墨。如果社会不承认我的新创笔墨,硬要用传统的笔墨标准来衡量,那我就认为这个“笔墨等于零”。“笔墨等于零”可能就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产生的吧。吴冠中始终强调用不择手段的语言表现,也是当今不少水墨画作者的看法。自然,各种新的探索的水墨语言可以表现传统笔墨未曾表现过的情境,具有多样的表现空间和发展可能,吴冠中正是在“不知有汉”的思想指导下,大胆探索、尝试、创作了大批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水墨作品。其中,虽然有不少粗糙简陋之作,但也有相当数量较为精彩的作品,成为他创作道路上的代表作品。我虽然很不满意吴冠中的笔墨表现力,但是,我宁愿去看吴冠中注满感情、独具形式美感、清新明快的新水墨,也不愿意看铺天盖地的那些毫无新意新法、麻木重复、整天炒作、频繁展览、到处发表、不停地借批评家的口笔吹捧的、平庸媚俗、泛滥成灾的流行国画。


平心而论,不论哪种新的尝试、探索、创作,都比延续现成的样式、笔墨套路要难得多。我们现在最活跃的国画家们,又有几人能像我们的前辈那样,用一生的时间和心血来建起一座山峰或一座丰碑?相比之下,我们一天到晚又都在忙些什么呢?

 

黄宾虹以漫长一生的修炼,功德圆满,在中国画的笔墨世界里,完成了伟大的“第二自然”的创造。使人面对其艺术就如同面对天地造化时产生的感受,惊叹人的创造力的神奇伟大,感叹文化力量的博大精深。

 

石鲁的性格、命运,铮铮铁骨,慷慨悲壮。其笔下霸悍狂野的气息,伟岸险峻的意象,刻露激烈的笔法,宁折不弯、刚正雄奇的魂魄不仅见证了时代人生的悲剧,尤其使我们感受到石鲁艺术直刺人心的震撼力,和其至尊不屈的独立精神的光芒。吴冠中以留学西欧的背景和坚持一生的中西合璧观念,不辞劳苦地走遍祖国的南北西东,像一只辛勤采花酿蜜的蜜蜂,从自然和生活中发现提取形式美和抽象美的蜜,为中国水墨贡献出清新明快的新意境和独具形式美和抽象美感的新图式。

 

这三位,都是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在很多人完全看不到路,更不知如何走的情形下,开拓出了各自超凡的艺术创造道路。时间走到21世纪的今天,如果我们有足够深刻的思考,足够宽广的胸怀,足够强的消化融会能力,和足够坚定的信念与坚持不懈的尝试创造精神,那么,中国画就该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多种可能的新创造。让我们大家等着瞧吧。

 

阎秉会|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书画学会当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画家|书画|名家|润格|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