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著名画家朱全增花鸟的笔情墨意发布时间:2018-1-21 7:05:19 点击率:1580次
著名画家朱全增花鸟的笔情墨意樊波 虽然久闻大名,但我与朱全增相见相识却是很迟的事了。曾蒙朱全增先生的邀请,我在山东花鸟画的一次大展中与他相会,第一印象就是:儒雅而直率,既具艺术家的风范,又显出艺术活动组织者的出色才干——我知道,朱全增作为山东美协的实际领导人平时要承担多少繁杂的工作任务,要花费多少精力才能使山东中国画坛呈现出如此繁盛的景象,因此我作为朋友也不免为他隐隐担心,是否还有充裕的时间静心创作,然而当我看到他的作品后,顿感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当今中国花鸟画画坛,工笔一路显然为时所重,无论是在全国美展,还是在市场上,工笔花鸟作品大都更受青睐;而写意一路则往往遭遇了较多的批评,理由很简单,不少写意花鸟失之草率、粗糙,更重要的是,由于人们往往以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先辈大师作为标准参照,相比之下,今天画家很多的写意成果实难望其项背。由于大师的存在,不仅使后人倍感压力,而且更使得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日益狭窄。因此,如果不在风格独创和艺术水准上有进一步地突破和建树,就无法赢得人们的由衷认可和赞誉。尽管如此,我想一个画家如能本着真诚的心灵,脚踏实地,感悟自然生机,并精研传统而有所独见,则依然可以另辟蹊径而自开异境的。朱全增先生的努力大体即可作如是观。他的花鸟作品有两种样式,一者为宏篇巨制,一者为小品佳构。前者并非只是篇幅之巨,而是境界之阔,用笔雄浑,物象饱满,意态丰华,非有大胸襟、大格局、大手笔而能驾驭和表现之。这一样式的作品涉及花鸟的多种题材,有梅、菊、竹、紫藤、葡萄、枇杷等等。依我之见,其中梅和葡萄尤为见卓,他笔下的梅如火,如繁星,如漫天春雨,有象,有态,更有势;而他笔下的葡萄则如墨浪,如翻卷海涛,如秋之疾风掀地,有状,有体,更有气。特别是他用巨椽所绘的虬龙似粗幹,骨气内含,真力四溢,观之令人神旺,显示了花鸟世界的一片蓬勃、盛茂的生机和气象,也反映了画家充沛的创作活力和能量。而小品之作则平实温和,虽简而显微,物象著而意境远,流迴出一种文人的风致和情味。 如果概括起来看,朱全增的花鸟画还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能以写意精神吸纳工笔心智。朱全增的花鸟写意,无论是大幅还是小品,其用笔不是那种狂奔恣肆的,也不是那种闲情散逸的,当然更不是随心而泻的,而是一种有法度、有掌控的抒写,这方面似应借取了工笔心智的艺术成果,从而使写意精神具备了一种谨严的作风。也正是这样,朱全增的花鸟造型不是那种离形遗象的手法,更不是变形、夸张的流行态度,而是趋于一种有节制、有限度的写实倾向,但又并不贪昧于实象,不拘于外在形模,而依然能够摄取物象之神魄,妙夺自然之生机,尽显造化之真谛。 二是能于作品中贯融着一种与宇宙大化之气相合的氛围。这种氛围并不简单通过墨色渲染即可达到的,而是画家通过整个作品谋篇布局,尤其是花鸟造型的彰显以及笔行其间鼓荡和播散而成的——这是一种堂堂正气,一种与天地化合而凝成的自然之气,亦是画家主观情思消融其中所酿成的整体氛围。所以你看他那满幅绽开的红梅,那累累布满的垂挂墨葡,那金灿灿的丰丰盈盈的枇杷,对人有一种统摄感,一种笼罩感,仿佛只有走进他的画作,徜徉于这种氛围中,才能感受和呼吸到那无处不在的美的气息。 三是能透发出一种质朴、刚健的风骨。朱全增的画风应更贴近中国北派绘画艺术的体系。用笔坚重凝合,造型整严不苟,甚至是小品之作,也是笔笔梗正,物象确然,意趣深致。我看他喜绘老树巨干,墨色苍劲,形貌如铁,似重千钧,坚如磐石,从画面中洋溢出一股勃勃不屈的刚健风骨和气度,似为画家人格力量的写照,又为作者个体风格的体现。 虽然画家已逾耳顺之年,但其实这对于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人来说,正是一个黄金岁月。我知道画家已然名播画坛,知道画家获得了诸多艺术荣誉和成就,也知道画家为其艺术创作花费了多少心血,但朱全增前面的艺途还更长、更远,能够取得和即将取得的艺术成就会更大、更高,这算是我与朱全增先生的共勉之言吧! 美术评论家 樊波 编辑:当代美术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