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舒张灵魂的深邃和阔达——观赏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朱全增绘画有感发布时间:2018-1-21 7:03:25 点击率:1583次
舒张灵魂的深邃和阔达——观赏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朱全增绘画有感遇见朱全增,看到他的画,听到他的话,解读到他的为人处世,便让我想起“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和“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之类的意境。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好人缘的亲友邻居,一个勤奋上进的工作者,一个宽厚的行政领导者。 出生于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老沂蒙山区的朱全增,尽管有超人的天赋,也经不起少年时代白卷英雄的折腾,但是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靠着勤奋和努力,他从临沂大山走进省城高校,又拜师山东书画界名家,更有幸得到名师的指点和推荐,结识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书画界名人,博采众长,独创自家,擅长山水、花鸟画,修成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举办的大型展览中屡屡获得金奖银奖等。他的巨幅画作和小型作品,也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国家一级收藏单位和地方省市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并被中国顶尖拍卖公司作为珍品收藏拍卖。他的《中国画集》《朱全增画集》《朱全增国画新作集》《朱全增花鸟画集》等,更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评价。 芸芸众生里的大多数人,往往信步去看一场花事,无由去看一湖春水,从这座城到那个镇。风尘仆仆疲惫不堪,却忘记了初心,不知道归程。乍见朱全增的绘画,确是不由一震;他的画里虽然有现实的描绘和时代社会的表达,但更有情感的蕴藏,灵魂的诉说,精神的阐释,以及哲理的追问……他的《清清荷塘颂清平》《清风从我袖中出》显然是对于社会人生希冀和赞颂:他的《天朗气清》《动静相宜》均为画竹,却一为老干扶疏叶叶清,一为飒飒风来壮干不为动,由画而知晓而读出的是哲理,是启迪,是悟道:他成于法国巴黎的《郁金香开红胜火》《风信子香传天涯》,令人一下子就联想起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诗歌,同时蕴寓着对于故国思念和国际化胸怀的展示;他的荔枝树上满枝头却命名《贵妃最爱》《甜乎》,让人浮想联翩和忍俊不禁…… 齐鲁大地,钟灵毓秀。博大深厚的齐鲁文化孕育出来的文化艺术名人可谓灿若星辰。朱全增生于斯长于斯,沂蒙,自幼灵山秀水孕育了他的聪明天赋,古朴民风造就了他的忠厚淳善,源远流长的文明史让他从小得到了道德文化和音乐美术史的教化熏陶,因此,他的作品既有数千年齐鲁文化的凝重深厚,又有山乡水畔稚拙朴实和天然浑成能力。少年青年历经社会艰难的朱全增,绘画里却一直充满阳光和正气,那些花鸟鱼虫带来的生命喜悦和欢乐,那份自然界带来的磅礴气势和潇洒昂扬,那种浓墨重彩渲染出来的的蓬蓬勃勃的鲜活力量,那般得心应手的高超技艺而营造的深邃意境……是朱全增自我心声的表达,也是耿直爽朗,豪情满怀,正义满胸的山东汉子,对于社会民生国家世界的独特感悟和对于未来美好前景的渴望。 “画为心迹,言为心声”。朱全增的绘画一些独特个性的展示,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思考,对于现实的期冀,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即使他画南国的花木,也没有丝毫纤细的娇媚;即使他画寒冬的荷塘,也呈现一派蓬勃的生机。例如《春风拂欗露华浓》,诗歌语言作为绘画的题目,本身就显示了画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画面里花儿的浓艳,叶儿的茂盛,曲曲折折枝干的遒劲,无一不昭示着春的勃勃生机,而因为画面构图的别致,枝头虽然三点两点红苞儿,占尽风流的繁华却垂下枝底,让观者不由心生怜意,仿佛领略到了月下美人倚立花墙一隅,万般思绪“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想象空间——没有月亮,却满纸月色如水;没有露滴,却仿佛垂珠在瓣;没有人物,却分明历历在目。所谓“意在画外,人在情里”的中国画意境,就这样驻足观赏里跃入眼前。 《长剑舞罢唱欢歌》把令箭荷花茎叶的刚劲和花朵的柔美收入画面,把生活里矛盾却相得益彰的哲理表现出来;《阳春三月显风流》《一枝花放岭南春》,则源于画家对于生活的由衷热爱和赞美;《莫道西风冷,犹有傲霜枝》,菊花高高挑在黄叶墨树的画面之上,蓬松的尖瓣儿宛如剑拔弩张的狮子,蓝色花蕊恰似怒目相向的眼睛,且一大一小两朵菊花呈大前小后排列,分明就是前赴后继之势,而这份狮子的气魄,谁堪与之敌?而对于《佛心》《赏罢更知黄金俗》《尽在若有若无间》等,单从题目来看,就已经悟性十足,韵味无穷,想必朱全增也因为这份超凡脱俗而更能平心静气于斗室里的日日夜夜饱满泅笔吧?否则,哪里会有今天激情里的佳作不断?以佛法道人生,一草一木皆有情啊! 一剪闲云一溪月,一程山水一年华。青少年时代起,朱全增的绘画就引起了当地一些画家学者的注意,“莒县六老”甚至自愿做他的老师,手把手指教;齐鲁大地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美术社团“同志画社”的画家们——郭味蕖,于希宁,徐培基等人绘画也成为他必读课本和临摹范例。他的绘画立意深邃,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哲理性突出,在恢复高考之初,他进入山师大从师学习时,就可谓出类拔萃。 靠着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断探索创新,他由一名初涉画坛的耕耘者成为全国知名的当代画家,以其独树一帜的思想内涵和炉火纯青的技艺,创作了大量引人瞩目的作品,走出了一条艰辛的成功之路。 从迷上绘画的童年时代,他就萌发了一个愿望,要走出大山,要看看世界,要把看到的,知道的,感受到的统统用画笔表达出来,影响人生,感染读者,让世人了解享受绘画的魅力。因此,他笔下的花鸟画作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古典花鸟绘画的优良传统,更汲取了现代的审美样式;不仅富有东方传统文化里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含而不露、挥洒自如的写意,更具有西方油画和水彩画的逼真可信的物理质感,丰富多彩的色彩感和层层鲜明的立体感,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东西方文化底蕴的唯美结合,成就了朱全增画风骨力内蕴,雄浑饱满的大格局;酣畅淋漓,随心所欲的表达方式;以及形神兼备,异彩纷呈的吸引力。 例如,他的巨幅画作《壮气高贯》《蝴蝶翩翩绕芳丛》《雄居南天》等浑厚粗壮,雄健敦厚,令人想到齐鲁大地上知名画家郭味蕖、于希宁等人的大气凝重,也看到了西方绘画带来的透视性和构图感受;他的《地涌金莲》《霜叶红胜五月花》《剑麻》《香染九垓》等花鸟画作,吸收了西方绘画中厚重的层次感,错落的光影感;而《圣洁正气树雄风》《满堂荷叶颂清平》显然受到了莫奈画荷里面的非四平八稳布局,和恬淡光影清新笔触的影响,甚至无似中国传统画中的大片留白。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借物咏志”,追求“形神兼备”,是画家审美感受、审美体验渗透客观景物之中而又超越了客观景物之外的艺术境界表现。所谓的“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西方绘画则讲究三维空间的“具象”性,特别是写实派要求对象、光源、环境、视点四固定,把运用和体现透视、解剖、光彩原理的准确程度当作衡量艺术质量的重要尺度,甚至到印象派对现实情景进行直觉式的描绘,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到野兽派,现代派,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然脱不了架构和光影的囿禁。但成年后游历世界的朱全增,却以其敏锐的感知力和超强的学习吸收能力,打造了其独特的中西合璧特色,奠定了其在齐鲁大地当代绘画史上的地位。朱全增的《幽篁作林》《春风大雅》等丫丫杈杈,张弛有道,令观赏者不禁想起莫奈的《丹枫白露森林的博德默橡树》的虬干新枝,错落有致;而朱全增的《大塘一曲清平颂》也令人想到莫奈《荷花》的恬淡清新静谧和赏心悦目。朱全增的确领略到了印象派的真髓,他非常注重色彩的层次感和搭配,光谱中的三原色以及延伸出来的千变万化的色彩和色泽,在他笔下化成惟妙惟肖的各种光影梦幻,于瞬息万变中得到刹那间的奥妙定格,并成为至美的人间永恒。他笔下对于笔墨与色彩配合的分寸和火候把握得适度而巧妙,每一幅作品都让观赏者充分领略东西方文化结合的神奇绝妙。 随着科技发展的飞速进步,地球越来越成为和谐的一体化村庄,而东西文化的深层交融,也改变着人们的欣赏水准和方式,东西方画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变革着固有程式和主观情绪的宣泄,画家更注重艺术本体的追求和多样化的现代表现方式。从来不会因循守旧的朱全增,一定与时俱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编辑:当代美术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