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志(石东)
余国城
郑向农专栏
王超然
韩世明
伍文胜
陈庄
马连祺
王凯
沈小皴
石鸿
张弓 金利
李宗玮专栏
任重
王士彬
宋静亮
初中海专栏
张凡峻
方宪军
田百顺
丁再献
高清磊
吕学海博士
刘文海
李平
缪伟国
袁大川
王祝之·王南
荣润
李荣生
伊和君
杨涛
孙兆成
顾奇峰
殷允功
邹贻让
李秉檀
冯占奎专栏
刘星
王孔华
朱德福
朱全增专栏
娄本忠
董二源
刘传训
张继涛
吴玉田专栏
樊明朝
妙莲
武勇
赵大郡
唐志珍
龙则霏
高远龙
了尘
徐曙光
梁军
伯鸿
秦元增
苏继彬
徐立业
王思懿
唐迎春
李念东
王义平
雁廷
程国治
高亢
关耀久
刘祜
魏茂露
杨波
曹玉梅
张亚
宋霞
王志刚
吕洪生
张勇
石巍
白军正
张成泽
陈国祥
周末
牛庆谋
高岱专栏
李珂钧专栏
刘兆鸿
张学刚
刘光达
李炳武
赵清国
白晓
王传友
孔宪华
刘亚东
周强
党晓冬
徐玉华专栏
程乐静
刘扬
栾艳华
徐磊
孙文松专栏
刘化雨专栏
于洋
刘志红
徐世立
崔士英
刘玉璞专栏
曾昭明专栏
夏广怡
寿一峰专栏
王平
宋庆国
晋葆良专栏
房军
赵德勋
王建明
朱春湖
陶古专栏
郭执铨专栏
张乐毅专栏
李稼夫专栏
黄彬
高月塘
薛伟东专栏
刘岩
孙敬会专栏
李光新
张兴华
张伟宁
吴越
王胜华专栏
郭英培专栏
杜仲增
徐康专栏
张克华专栏
赵圣燕
张仲亭专栏
王立志专栏
胡伟东
魏杰
李伟
李丽
张旭
刘春宏专栏
张跃进专栏
陈乃斌
王玉殿
陈惠东
曹立华
王旭东专栏
朱学达专栏
杨枫专栏
程风子专栏
董广鲲专栏
孙墨龙专栏
尹延新专栏
李崇庆
陈凤玉专栏
张洪源
李广平
韩学中
南海岩
卢禹舜
赵佑铭(执白)
郑培靖专栏
荀士
倪惠明
杨晓阳专栏
何加林专栏
张望专栏
李翔专栏
袁武专栏
徐永生专栏
宋丰光专栏
曾先国专栏
赵卫专栏
何家英专栏
马海方
王小晖
岳海波专栏
梁文博专栏
史国良专栏
孔维克专栏
梁占岩专栏
路永仁专栏
白云乡专栏
老圃专栏
周逢俊专栏
张志民专栏
王伟专栏
田黎明专栏
范扬专栏
满维起专栏
苗再新专栏
王阔海专栏
冯远专栏
王明明专栏
唐用力专栏
陈全胜专栏
孙庆春
徐鲁白专栏
王雪峰
赵建成专栏
王镛专栏
刘二刚专栏
潘公凯专栏
张复兴专栏
龙瑞专栏
何水法专栏
霍春阳专栏
孙其峰专栏
刘大为专栏
蔡超专栏
卓鹤君专栏
吴泽浩专栏
项维仁专栏
石倩专栏
范奉存
杨力舟专栏
张宏宾专栏
郭志光专栏
贾又福专栏
程大利专栏
王有政专栏
萧维永专栏
杜滋龄专栏
吴山明专栏
刘国辉专栏
郭怡宗专栏
石齐专栏
丁宁原专栏
范曾专栏
蓝立克专栏
贾平西专栏
于志学专栏
曾宓专栏
刘文西专栏
喻继高专栏
方增先专栏
杨之光专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于艺痴者技必良--青年军旅书画家赵清国印象

发布时间:2017-2-17 10:49:51    点击率:1744次

          于艺痴者技必良

                --青年军旅书画家赵清国印象

    10年前也是在橄榄绿方阵里和他相识,论写字作画,那时他才入道不久,虽名不见经传,却踌躇满志,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爱好书画的青年。真是“山不转,水在转;水不转,人还转”,10年后和他相逢,此时他已身为中国青年硬笔书法家,山东省美术协会会员,山东省书画学会会员,他的名字已走出了中国,走进了“亚洲艺坛名流”的行列。

    “十年面壁图破壁”。10年的岁月没有改变他的容貌,他还是那样年轻潇洒,可他的字画却不似从前了,显得那样成熟,那样老道,字字珠玑,行云流水,花草鱼鸟,满壁生辉。

    走进清国的画室:桌上摆着纸墨笔砚,墙上挂着新诗新作,淡淡的墨香袭人,浓浓的笔情荡漾,置身其中,尤如在墨池书海里泛舟,扑面而来的是诗的情,画的境。“青山多画意,红叶助诗情。”、“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拜读这一行行抒情达意的诗句墨宝,欣赏这一幅幅心神相铸的大作,笔者也感到了一种莫大的享受。信手翻开书架上那厚厚的一摞获奖证书和作品入编集,顿悟。厚积而薄发,收获的旺季原来才是近几年的事:1998年获山东省毛笔书法作品大赛二等奖;1999年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精英奖,同年又分别夺得中华世纪之光书画展和山东省第二届职工书画展银奖;2001年至2003年连续3年参加山东省政法系统书画比赛,他的毛笔、硬笔和国画作品连年分获三、二、一等奖,2001年为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创作的国画《沂蒙情》被山东书画学会选送到北京展出,作品被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收藏。目前,他的书画作品已被《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大展》、《中国学者墨迹选集》、《亚洲艺坛名流》、《世界传世名画法书鉴赏》编入收藏。近年来,他在中央、省级刊物上发表作品216幅,收获颇丰。

    走近10年后的清国,对原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为他“于艺痴者技必良”的题词勉励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未曾出土先有节,到凌云处亦虚心。”这是竹的品质。他喜欢这首诗,一遍遍地写竹,写出竹的品行、写出竹的气质;一遍又一遍的画竹,画出竹的精神,画出竹的风格,将之悬于画室中显见位置。他说:“我之与竹,有亲有缘,它是我生命的图腾,创作的灵感,人生的悟化”。

    并不是所有的诗人呱呱落地的每一声啼哭都是一首诗,也还是所有的画家在地上爬行的年代他那身后就会留下一幅幅画,再浩瀚的大海也有个源头,即便是一颗参天大树也曾是一棵小小的幼苗。家居沂蒙山腹地的赵清国,虽是农家子弟,有幸的是他有一位民间公认的书法家外公。母亲心灵手巧,民间剪纸艺术造诣颇深,不用事先设计图案,只需一把匠人打制的小剪刀,只要你说想剪什么,母亲那手里上下翻飞的神奇的剪刀,就会让那劲松翠竹红梅跃然纸上,让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向你走来。“爱好是成功的老师”,从小耳濡目染,幼小的心灵里已对写字作画产生了挥之不去的诱惑和冲动。小时候放学了,有一次父亲让他去山坡上放羊,他拿着羊鞭杆在地上写字作画,结果羊跑到了庄稼地里去啃了别人家的庄稼他却浑然不知。当主人牵着羊找到赵家评理,大人们满山遍野找到他时,他仍然没意识到将要落到身上的一顿拳脚,想的还是写字、画画。不管是童年时光还是中学时代,没有给他留下多少幸福的回忆,他能隐隐约约记得上学时买不起纸和笔,同学的那支带橡皮头的铅笔让他奢望了许多年。他能清楚地记得自己攒了多年的5元钱,去了一趟县城花了个精光,为的就是买那本字帖。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黍干斛。”学而优则仕的说教让把“升学率”看得比什么都重的老师整天挂在嘴上,一而再再而三地灌输。他有理想,也有抱负,希望有一天自己真的能走进那“黄金屋”。上学的路上都要经过他放羊的山坡,他无数次地登上坡顶远眺,他在寻找和眺望外面的世界。

    生活就像一个魔方,当你在痛苦的围城里四处碰壁而找不到出口时,命运之神就会在你不经意间的那一刻悄悄地出现在你的面前。

  1985年的那个春天,多情的春姑娘还像往年那样,给严冬覆盖的大地铺上了一块绿色的地毯,在桃树的枝头上插上一朵朵美丽的小花,给柳树梳理漂亮的发辫,沉寂的小河唱起了叮咚的泉歌,自由的小鸟在枝头上呢喃。春天多美啊!他却无心出户踏青,因为心头还郁积着驱不散的倒春寒。

  就在那个春天,他在一次经过乡政府大院时,从院里走出了几名穿橄榄绿的军人,大沿帽、黑皮鞋,看得他直觉得热血沸腾。嘿!威风!神气!

  “我要当兵去!”他再次登上了放羊的山坡,对养育他的这片故土说出了心里话。

  走进警营,他当战士是优秀士兵。他以农民儿子的质朴,以沂蒙山人的憨厚,扎扎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地做人。部队是所大学校。在这所大学校里,他如饥似渴地学军事、学政治、学文化,不断地充实提高着自己。中队的黑板报在支队每年组织的三次评比中都被评为第一名,作为主办者,从当新兵时就多次受到教导员和政委的表扬,战友们也公认他“有两把刷子。”

  当春雨浸透了山林,当阳光洒满了大地的时候,也就是竹子要破土而出,向着参天发展的时候了。付出的总有回报,在同年度兵中他第一批考入了警校,成为了一名共和国的警官。

     当干部他是优秀干部。他以勤勉自律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以虚心好学不断进取和发展。多年来,他从不因习字练画而影响本职工作,因工作突出多次受奖。

     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不断地变幻出神奇的图案。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抛下从先辈们手中接过来的犁耙,走出几代人没有走出过的家园,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名年轻的警官,从山沟里走进繁华的城市,走进令人肃然的公安边防部队。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对于艺术上的成就,他一点也没有那种飘飘然的感觉,他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浅薄,还需要充实,还需要发展,他在苦苦的寻找一条自我发展的成才之路。

     像春天的小雨,机会来得正是时候。1997年初夏,一次偶然的机会,有朋友告诉他省里要搞书画比赛,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参加了这次比赛。这第一次参赛,他就获得了山东省书法大赛二等奖。省会济南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有一大批德高望重的书画大家。颁奖典礼上,他结识了当今山东书画界的名家张彦青、迟宾、刘国瑞、张仲亭、高振芳、张炳南等,作为书画爱好者,这些名字令他仰慕已久。从此,他听这些大师们布道,看他们表演,如鱼得水,渐入佳境。

     “练书法有四字要诀:法、力、形、韵。法,顾名思义,就是写字的规矩和法度。力,是指字的精神面貌。形,字形在纸,笔法在手,笔意在心,笔笔生意。韵,以气为主,以气充字,既能传神,又能生气,书到妙时是画,画到妙时是诗。”

     “明代确立了文人写意花鸟的体格,文人花鸟画遂为历代师法,在花鸟画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无数光彩夺目的明珠,为历代画家师法的圭臬,创新的起点。”

     字里乾坤大,画里奥妙深。大师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切实感受到了书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从书画到艺术,还有一条漫长艰辛的路,能否踏入再高一层的艺术殿堂?路漫漫,其修远兮!

     “夫夷以近,则至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寡,故世之瑰伟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得至也”。他把王安石的名言谨记在心,开始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再次攀登。

     临帖,是基础之基础。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王羲之、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凡名人大家法帖,他一一临摹。当代艺术家齐白石、李可染、白雪石、卢坤峰、王中年等大家的艺术作品与理论,使他受益匪浅。他喜欢临摹五代的荆浩、宋朝的范宽、李成的山水画。尤其是对探研竹子更是情有独钟,芥子园竹谱常放于案边,从近代的郑板桥到现代的卢坤锋的作品,他都作深入的探究。临帖是枯燥的,须静心以待之,须耐心以持之,毕竟是业余爱好,所用的也必然是业余时间。这业余时间是最难开发和把握的,稍不留神,就会悄悄的从身边溜走。多彩的生活,多味的人生,常常给人带来无法抗拒的诱惑,人要交友,要应酬……这一切的活动安排全部要从那块业余时间里来支出。他心里有一本时间帐:八小时以内尽心尽力的工作,八小时以外专心致志地习帖。为了这份爱,他的确是入迷,有时迷到了忘我的境地。他自家有个小院,竹子就占了半个院子,业余时间他除了临帖,就是观察他那半院竹子的各种神韵。他看风、晴、雨、雾中的竹子,他品味春天里竹子吐露新芽时那种昂扬向上的朝气,他欣赏寒风中竹子的顽强抗争的风格,他赞叹大雪后大雪压翠竹,翠竹挺且直的品质。

     天道酬勤,成竹在胸。不辍的临帖,辛勤的笔耕,他的书画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藏在深宫人不知,一朝成名天下闻。程门立雪的求字画者来了,慕名采访的记者来了,一个接一个的获奖证书来了,一封又一封的邀请函来了,面对着悄然到来的荣誉,他感到欣慰,可他并没陶醉。

   书画是一种运动的艺术,他和音乐有着玄妙的相同之处,在这些艺术之中,做人始终是第一位的。听赵清国谈艺术人生是种享受。他认为,书画艺术像体操、像舞蹈、像溜冰、像游泳,有行云流水的韵律,有龙飞凤舞的飘逸,有刚柔相济的融汇,有轻曼舒展的潇洒。体现出来的是情感、美感、文学修养和艺术境界。说它像音乐,是因为音乐只有7个音符,7个音符不同的排列组合,生成了一个气象万千的世界。春雨潇潇,雪花飘飘,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音乐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比大自然更复杂的人类情感世界,音乐也能表达。音乐的表现手法里音符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节奏快慢,在这一点上音乐和书画有相同之处。音乐要用心去听,要用心去唱,字画也同理,要用心去写,用心去画。在书画与运动和音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他对书画艺术的观点和评论。青岛大学艺术学院的薛冰院长评价他的字画是:看他的作品好像是开向生命的窗子,能从里面听到传来的优美旋律。

   他一直在苦苦的追求,追求书画的神韵,追求人格的完美。“成名每在穷居日,败事多因得意时”、“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这是他近几年获奖作品的几个条目,然而这每一字每一联都寄寓着他的情怀。他说,艺术诚可贵,人格价更高。是的,书画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而高尚的情操则可以使书画艺术升华。

              作者:孙景军  武警部队团职宣传干部  记者

   

画家|书画|名家|润格|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