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志(石东)
余国城
郑向农专栏
王超然
韩世明
伍文胜
陈庄
马连祺
王凯
沈小皴
石鸿
张弓 金利
李宗玮专栏
任重
王士彬
宋静亮
初中海专栏
张凡峻
方宪军
田百顺
丁再献
高清磊
吕学海博士
刘文海
李平
缪伟国
袁大川
王祝之·王南
荣润
李荣生
伊和君
杨涛
孙兆成
顾奇峰
殷允功
邹贻让
李秉檀
冯占奎专栏
刘星
王孔华
朱德福
朱全增专栏
娄本忠
董二源
刘传训
张继涛
吴玉田专栏
樊明朝
妙莲
武勇
赵大郡
唐志珍
龙则霏
高远龙
了尘
徐曙光
梁军
伯鸿
秦元增
苏继彬
徐立业
王思懿
唐迎春
李念东
王义平
雁廷
程国治
高亢
关耀久
刘祜
魏茂露
杨波
曹玉梅
张亚
宋霞
王志刚
吕洪生
张勇
石巍
白军正
张成泽
陈国祥
周末
牛庆谋
高岱专栏
李珂钧专栏
刘兆鸿
张学刚
刘光达
李炳武
赵清国
白晓
王传友
孔宪华
刘亚东
周强
党晓冬
徐玉华专栏
程乐静
刘扬
栾艳华
徐磊
孙文松专栏
刘化雨专栏
于洋
刘志红
徐世立
崔士英
刘玉璞专栏
曾昭明专栏
夏广怡
寿一峰专栏
王平
宋庆国
晋葆良专栏
房军
赵德勋
王建明
朱春湖
陶古专栏
郭执铨专栏
张乐毅专栏
李稼夫专栏
黄彬
高月塘
薛伟东专栏
刘岩
孙敬会专栏
李光新
张兴华
张伟宁
吴越
王胜华专栏
郭英培专栏
杜仲增
徐康专栏
张克华专栏
赵圣燕
张仲亭专栏
王立志专栏
胡伟东
魏杰
李伟
李丽
张旭
刘春宏专栏
张跃进专栏
陈乃斌
王玉殿
陈惠东
曹立华
王旭东专栏
朱学达专栏
杨枫专栏
程风子专栏
董广鲲专栏
孙墨龙专栏
尹延新专栏
李崇庆
陈凤玉专栏
张洪源
李广平
韩学中
南海岩
卢禹舜
赵佑铭(执白)
郑培靖专栏
荀士
倪惠明
杨晓阳专栏
何加林专栏
张望专栏
李翔专栏
袁武专栏
徐永生专栏
宋丰光专栏
曾先国专栏
赵卫专栏
何家英专栏
马海方
王小晖
岳海波专栏
梁文博专栏
史国良专栏
孔维克专栏
梁占岩专栏
路永仁专栏
白云乡专栏
老圃专栏
周逢俊专栏
张志民专栏
王伟专栏
田黎明专栏
范扬专栏
满维起专栏
苗再新专栏
王阔海专栏
冯远专栏
王明明专栏
唐用力专栏
陈全胜专栏
孙庆春
徐鲁白专栏
王雪峰
赵建成专栏
王镛专栏
刘二刚专栏
潘公凯专栏
张复兴专栏
龙瑞专栏
何水法专栏
霍春阳专栏
孙其峰专栏
刘大为专栏
蔡超专栏
卓鹤君专栏
吴泽浩专栏
项维仁专栏
石倩专栏
范奉存
杨力舟专栏
张宏宾专栏
郭志光专栏
贾又福专栏
程大利专栏
王有政专栏
萧维永专栏
杜滋龄专栏
吴山明专栏
刘国辉专栏
郭怡宗专栏
石齐专栏
丁宁原专栏
范曾专栏
蓝立克专栏
贾平西专栏
于志学专栏
曾宓专栏
刘文西专栏
喻继高专栏
方增先专栏
杨之光专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山水画资讯

山水中的个体表达

发布时间:2016-4-21 22:15:05    点击率:1226次

对中国画的讨论,最容易进入两个误区:一是阐释系统,沉雄、苍茫、悲凉之类,正确然而空洞,如果不往下说,等于什么也没说;二是笔墨系统,只要用笔用墨有点功夫,就定要和古人、故人发生纠葛。其实今人之于传统,可以任意取用,无需成为集体链条中的环节,非要有个来龙去脉不可。那种天人合一的宏大叙事,和生活于城市的艺术家也实在没有什么关系。对生活也好,对艺术也好,我们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真实的个体表达,是艺术是否具有当代性的前提。

  我之所以为崔振宽先生的作品感动,是因为他的创作让我感受到一个人的生存体验与自我表达,至于笔墨与阐释,不仅离开具体的画面等于零,离开具体的表达更是等于零。

  崔振宽先生的山水画,尤其是焦墨山水,满幅生动,其密集甚至是拥塞的构图,和今天城市生活的视觉感受相通。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各有各的难度,未可妄论高下,但在崔振宽的密体之中我更能感同身受。传统山水画,取远景和近景,组合而成,远景倾向飘渺,近景易于雷同。至石涛突出中景,方能与个人感受相通,故吴冠中誉之为中国现代绘画之父。崔振宽认为:现代的绘画作品,展示方式主要是展览及公众场所的陈设为了表现较大的视觉力度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不仅要有较大的画幅,而且要有个人的角度。因此,我画大画,不喜欢取大的场景,往往撷取一个局部入画。准确地讲,经常是中景的局部。由此造成的逼近感,既是对当代人视觉心理的提取,其形式感真切而不空泛;又是对于自然山水与古人不同的追求,局部性和个体性相连,显然不同于集休主义宏大叙事的整体观照。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从形式上专业性地分析崔振宽先生的作品,而不是一般的谈谈感受。

  首先是焦墨。因为有限制就有难度,郎绍君先生说就等于一个人把自己逼到绝路再找一条活路,其实也未必,焦墨也有焦墨的好处,可以避免水墨作画的自然浸润,更能把用笔纳入主观性更强的自我表现之中。崔振宽就说过:焦墨作画则可以放笔直干,不受用水多少的干扰限制,一心一意在虚实刚柔的尽情表现中发挥用笔,既可以恣肆地表达情绪,又可使笔型笔意得以充分张扬。何况焦墨的强化,同样可以参以破墨、积墨。而突现焦墨的表现力,却能以一种极端化的方式表现出浓重、尖利、野性的个人感受,和时下倡导的正统、和谐、高雅的主流趣味显然不同。

  其次是密体。以中景为对象,又是摄取局部,形式必须考究。崔振宽说:花鸟画得超大视觉上不舒服,而山水画的局部画得再大也超不过对象,因而不会有突兀怪异之感。但大而且密却极易产生堵的感觉。崔振宽的处理正好显示出其绘画技艺的高超之处:一方面借助写生的真实体会,把对象作结构性的团块分布,或平面布局,或适度纵深,服从于个人作画时的瞬间感受,摆脱山水画审美惯性(s型构图)的约束;二方面结合抽象构成与中国画留白的手法,让氤氲之气在密集的点线中穿行流动,如空气、如光感、如音乐的旋律,让人在密不透风的紧迫感之中,通过视线追踪产生心理运动,置观赏主体于画面之中,与表达主体

  重合。疏密转化,你我相通,这才是画家的个人表达能够感动观者的真正原因;三方面,则在于崔振宽点线用笔的确有老到的功夫,他长期练就的书写性笔触成为他自由用笔的基础。分析具体作品,恰恰是不拘一格的表现性令人刮目。为表现心中丘壑,他不惮使用大小侧锋,也不惮随意挥洒,任意涂抹。对于用笔,他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一位赳赳武夫,一位举重冠军,也许只能画出一条颤悠悠的软面条,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耄耋老者却可以高山坠石力能扛鼎’”。说到这里,看官可以明白,笔者并不否定笔墨。笔墨功夫对今日绘画而言,是笔墨作品的准入条件,正象写实作品的准入条件是写实功夫。关键是你用笔墨干什么,是自囚其间,还是以为起点(也可另寻起点),去获取表达的自由。这种表达是个体化而非群体化和系统性的。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至法者,个体艺术语言的成熟与自由。

  崔振宽的画,别人已说得太多。我愿如崔先生一样走上绝路,只说自己想说的话,究其一点,不尽其余。——因为作为独立的批评个体,我只能学九方皋相马:视其所见而不视其所不见

 

 

画家|书画|名家|润格|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