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志(石东)
余国城
郑向农专栏
王超然
韩世明
伍文胜
陈庄
马连祺
王凯
沈小皴
石鸿
张弓 金利
李宗玮专栏
任重
王士彬
宋静亮
初中海专栏
张凡峻
方宪军
田百顺
丁再献
高清磊
吕学海博士
刘文海
李平
缪伟国
袁大川
王祝之·王南
荣润
李荣生
伊和君
杨涛
孙兆成
顾奇峰
殷允功
邹贻让
李秉檀
冯占奎专栏
刘星
王孔华
朱德福
朱全增专栏
娄本忠
董二源
刘传训
张继涛
吴玉田专栏
樊明朝
妙莲
武勇
赵大郡
唐志珍
龙则霏
高远龙
了尘
徐曙光
梁军
伯鸿
秦元增
苏继彬
徐立业
王思懿
唐迎春
李念东
王义平
雁廷
程国治
高亢
关耀久
刘祜
魏茂露
杨波
曹玉梅
张亚
宋霞
王志刚
吕洪生
张勇
石巍
白军正
张成泽
陈国祥
周末
牛庆谋
高岱专栏
李珂钧专栏
刘兆鸿
张学刚
刘光达
李炳武
赵清国
白晓
王传友
孔宪华
刘亚东
周强
党晓冬
徐玉华专栏
程乐静
刘扬
栾艳华
徐磊
孙文松专栏
刘化雨专栏
于洋
刘志红
徐世立
崔士英
刘玉璞专栏
曾昭明专栏
夏广怡
寿一峰专栏
王平
宋庆国
晋葆良专栏
房军
赵德勋
王建明
朱春湖
陶古专栏
郭执铨专栏
张乐毅专栏
李稼夫专栏
黄彬
高月塘
薛伟东专栏
刘岩
孙敬会专栏
李光新
张兴华
张伟宁
吴越
王胜华专栏
郭英培专栏
杜仲增
徐康专栏
张克华专栏
赵圣燕
张仲亭专栏
王立志专栏
胡伟东
魏杰
李伟
李丽
张旭
刘春宏专栏
张跃进专栏
陈乃斌
王玉殿
陈惠东
曹立华
王旭东专栏
朱学达专栏
杨枫专栏
程风子专栏
董广鲲专栏
孙墨龙专栏
尹延新专栏
李崇庆
陈凤玉专栏
张洪源
李广平
韩学中
南海岩
卢禹舜
赵佑铭(执白)
郑培靖专栏
荀士
倪惠明
杨晓阳专栏
何加林专栏
张望专栏
李翔专栏
袁武专栏
徐永生专栏
宋丰光专栏
曾先国专栏
赵卫专栏
何家英专栏
马海方
王小晖
岳海波专栏
梁文博专栏
史国良专栏
孔维克专栏
梁占岩专栏
路永仁专栏
白云乡专栏
老圃专栏
周逢俊专栏
张志民专栏
王伟专栏
田黎明专栏
范扬专栏
满维起专栏
苗再新专栏
王阔海专栏
冯远专栏
王明明专栏
唐用力专栏
陈全胜专栏
孙庆春
徐鲁白专栏
王雪峰
赵建成专栏
王镛专栏
刘二刚专栏
潘公凯专栏
张复兴专栏
龙瑞专栏
何水法专栏
霍春阳专栏
孙其峰专栏
刘大为专栏
蔡超专栏
卓鹤君专栏
吴泽浩专栏
项维仁专栏
石倩专栏
范奉存
杨力舟专栏
张宏宾专栏
郭志光专栏
贾又福专栏
程大利专栏
王有政专栏
萧维永专栏
杜滋龄专栏
吴山明专栏
刘国辉专栏
郭怡宗专栏
石齐专栏
丁宁原专栏
范曾专栏
蓝立克专栏
贾平西专栏
于志学专栏
曾宓专栏
刘文西专栏
喻继高专栏
方增先专栏
杨之光专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境由心造——著名画家李稼夫先生作品赏析文/徐志波

发布时间:2016-10-17 17:51:14    点击率:1561次

境由心造——著名画家李稼夫先生作品赏析/徐志波

    《南田画跋》曰:“高逸一种,盖欲脱尽纵横习气,淡然天真,所谓无意为文乃佳,故以逸品置神品之上。若用意模仿,去之愈远。倪高士云:‘作画不过写胸中逸气耳。’此语最微,然可与知者道也。”在当今鱼目混珠的画界,要鉴别一位真正的画家和他艺术作品的高低,画作须蕴涵深刻动人的思想感情,富有鲜明个性的艺术语言和悦目赏心的艺术效果。非如此,非匠即狂,无可与之妄言艺术。我看画家李稼夫先生的人物画有此境界,这在高手如林的当代齐鲁画坛,他可谓是位秀木于林的人物画家。李稼夫,号时雨堂主人,1951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先生为人平实宽厚,心性质朴。笔者在初见他时,就被他带有林下之风的磊落神情所感染,再加上他风致萧散自如、不加修饰,宛然有“竹林七贤”的遗韵。不久前又拜览了他的不少近作,深感他是一个耐得寂寞、不追时风的画家。从艺数十年来,他正以这种淡泊质朴的心态在笔墨韵味中修养身性,从不鼓吹什么,也不附和什么,而是坚持自己的艺术语言,澹泊地抒发自己的艺术感悟,在款款平静的心态里玩味诗情画意,抒写中国文人式的笔墨趣味。欧阳修先生云:“古画画意不画形”,“忘形得意者寡”,李稼夫是深解其中之三味的,因此,对于古典文化的继承也渗透在他笔下人物的表现上。诸如他画中的仕女,偎红依翠,或风姿楚楚,或明艳可爱,把那“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娇羞少女的情怀,那“踏春归来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翩翩丽人的身影,那“温润婉约如玉”的南国佳人的妍雅韵致,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古典美女的颦笑情态,还有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美丽仙姝的惊鸿绝艳,都在他的艺术世界里生动而鲜活的存在着。这笔下的或优雅或神秘的艺术状态,乍看似是饱蘸的色彩在纸的肌理上随兴呵成,然则有严谨章法依循,那是画家超脱有形物象的束缚,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与思想,以他娴熟的技法再造心境中的自然。所谓“境由心生”,心是境的主宰,境是心的升华。我们常说“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的确,无论是画作、书法或是文学作品,大都于无声处默默地诉说着作者个人的性情和内在品质。欣赏李稼夫的画,可以使人感觉到他那种恬淡简约,灵动质朴,清新怡人的画风。他的画笔墨不多,其行笔运墨,变化丰富,线条简洁灵动,给人以很强的节奏感。所画人物骇其笔底千钧,大气磅礴;兼善山水、花鸟,惊其搦管万象,灵动欲活。画面干净、古淡、素雅、静逸、收敛,徐徐的感悟一种禅意。在李稼夫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临古成风、因陈相袭、公式化、概念化的语言。杜甫讲“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透过富于张力的图式,我们看到的是他在画面上全方位的控制力——先生之画,借鉴古今,追求传统又不失现代;浓淡相宜,墨色清淡又不失偏重;构思精巧,造型严谨又充满韵味。其绘画语言的大气势,自然流露出他的大胸怀。纵观他的人物画,求新求意,融汇鼓劲,但有别于有些画家为求风格、求个性而弄些与众不同的花样来充当自己风格的伎俩,“忽悠”受众。那种所谓的“风格”,其实只是风格的赝品。这种现象在传统中国画中有,在当代中国画中更多。这是因为当代中国画家极力追求个性。有些人的绘画没有个性,或者说还尚未形成自己的绘画个性,但在急于出名的心理驱使下,便哗众取宠,搞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花样儿——或随意扭曲所描绘的物象,或制造光怪陆离的视觉效果,或在工具、材质上瞎动脑筋,结果不仅不能如愿,而且还会被人耻笑,正如前贤所言:“因奇而求奇,奇未必即得,而牛鬼蛇神之状必呈。”李稼夫没有随波逐流,他力求做艺术的“忠实者”,遵循古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艺术规律。 “力度、妙理”是艺术家对表现事物或自身主体精神的透彻理解,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在传统艺术上要更多地汲取古人经验,多一些实际的理解,才能在研究古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古人讲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然而对于“上法”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从李稼夫瑰丽豪放、意境壮美的画作中,不难看出画家对继承传统文化,传承中国国画艺术的不断追求与探索。目睹了当今美术界的虚华和浮躁之后,李稼夫先生画中的这份清气和静气便使人感到特别受用。仿佛一种天籁之音在高天袅袅,又像无际的流云在丘壑浮动,肃穆、庄严、洁净、清幽,既赏心悦目,又荡气回肠,似乎让人触摸到了画家内心深处的那片净土;那种对山河精魂的感悟;那种审美意趣的显现;那种心对苍穹的幻化……总之,读李稼夫先生的画是一种美的享受,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人与自然的融汇,是艺术本真留在读者感情深处的欣慰和感动!

画家|书画|名家|润格|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