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秩序中的绚丽--- 赵佑铭发布时间:2016-5-29 15:40:32 点击率:1559次
秩序中的绚丽 赵佑铭
这似乎不是温文尔雅的作品唱主角的时代,当现实世界把人们打磨的越来越理性、圆柔的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趋向于感性和苛刻,所以如果什么东西太对称、太和谐、太熟悉,人们就会觉得它乏味或缺少激情。 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让从我笔端流出的汉字远离那种近乎无睹的熟悉状态,让作为书法的书写变得更加具有震撼力或者感染力,让原本平常的汉字变得绚丽多姿,熠熠生辉。只有这样,我才会感到心安理得。 这样做不是使他们仅仅变得有些陌生,重要的是更加接近某种我一直在寻找的真实,一种我理解的书法的品格。这个潜在的愿望,促使我努力地想在本以象形的汉字上,添加一些来自生命的感觉,甚至我们自身的感受。 人们欣赏书法通常用“遒丽”、“苍润”、“雄秀”,当然还有“媚俗”、“恶浊”、“墨猪”、“蒸饼”,而很少直接使用“美”、“丑”、“混乱”、“圆满”等词汇,我想这是因为书法刚好和西方的抽象艺术形成了对比。抽象艺术是从包融无数生命的丰富的感性世界,抽绎出符号化的抽象存在.书法则是力争把本已具有符号特征的汉字,处理的尽可能感性,从而尽可能的把对生命感受转移到汉字上面。而这种转移得以成功实现的途径,我想是先贤们运用的高妙笔法。我们在连篇累牍的古代书法理论中发现:人们对笔法的关注,强烈而无休,对此就是很好的说明。而所有古代笔法理论都可以看成是人们对线条内部运动的探讨。可以说线条做为特定的形式语言,以它特有的形式化能力,统领着书法创作的其他材料,营造了一个有独立价值的书法艺术王国,使原本散乱无序的汉字获得了一种新的秩序,不再仅仅是外壳,而是成为有活力的、绚丽的生命表现,书法作品也由此达到了一个亦心亦物甚至可以载道的层面。 更有力的证明当然还是书法史上的所有优秀作品,任何一件杰出的作品都提供了一种完整、有序又富有个性的笔法或者说线条运动的方式,如颜真卿《祭侄文稿》中线条如屋漏痕般的苍茫、艰涩;杨凝式《神仙起居法》明确有力的方折,线条如锥划沙般的明皙,都极富感染力。充分显示了做为汉字构成成分的线条,在书法中做为形式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气氛的能力。 我想书法创作的过程,是形式感和生命感之间通过沟通和“对话”进而复合在一起的过程。这使得书写汉字成为艺术,也引领人们竭尽可能向深突进,去探索隐藏在一切书法现象背后的那些诸如心态、感悟、生命等本质因素。当然我们看中书法现象背后的那些本质因素,但又不把它们从书法现象中抽象出来,不与书法艺术的各种现象对立起来。相反恰恰要去塑造那生动的辨证过程,在这过程中把本质转化为感性形象,并在感性形象中显示自己,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这个命题看起来如此简单,却又明确的足以让人高山仰止、白发相守。有位前辈也曾告诉我“书法是一辈子的事”,慢慢的理解了他说的不仅是一种能力的磨练,而更多的是保持对自身、对生命的感悟。毕竟书法不是拚命,也不是苦行僧,而是通过这种不断的和自己真诚交流的方式达到心灵的平和与安宁,这种心态是我存在的理由,让我不害怕痛苦,也不害怕幸福。
二00一年十二月十四日于锦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