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志(石东)
余国城
郑向农专栏
王超然
韩世明
伍文胜
陈庄
马连祺
王凯
沈小皴
石鸿
张弓 金利
李宗玮专栏
任重
王士彬
宋静亮
初中海专栏
张凡峻
方宪军
田百顺
丁再献
高清磊
吕学海博士
刘文海
李平
缪伟国
袁大川
王祝之·王南
荣润
李荣生
伊和君
杨涛
孙兆成
顾奇峰
殷允功
邹贻让
李秉檀
冯占奎专栏
刘星
王孔华
朱德福
朱全增专栏
娄本忠
董二源
刘传训
张继涛
吴玉田专栏
樊明朝
妙莲
武勇
赵大郡
唐志珍
龙则霏
高远龙
了尘
徐曙光
梁军
伯鸿
秦元增
苏继彬
徐立业
王思懿
唐迎春
李念东
王义平
雁廷
程国治
高亢
关耀久
刘祜
魏茂露
杨波
曹玉梅
张亚
宋霞
王志刚
吕洪生
张勇
石巍
白军正
张成泽
陈国祥
周末
牛庆谋
高岱专栏
李珂钧专栏
刘兆鸿
张学刚
刘光达
李炳武
赵清国
白晓
王传友
孔宪华
刘亚东
周强
党晓冬
徐玉华专栏
程乐静
刘扬
栾艳华
徐磊
孙文松专栏
刘化雨专栏
于洋
刘志红
徐世立
崔士英
刘玉璞专栏
曾昭明专栏
夏广怡
寿一峰专栏
王平
宋庆国
晋葆良专栏
房军
赵德勋
王建明
朱春湖
陶古专栏
郭执铨专栏
张乐毅专栏
李稼夫专栏
黄彬
高月塘
薛伟东专栏
刘岩
孙敬会专栏
李光新
张兴华
张伟宁
吴越
王胜华专栏
郭英培专栏
杜仲增
徐康专栏
张克华专栏
赵圣燕
张仲亭专栏
王立志专栏
胡伟东
魏杰
李伟
李丽
张旭
刘春宏专栏
张跃进专栏
陈乃斌
王玉殿
陈惠东
曹立华
王旭东专栏
朱学达专栏
杨枫专栏
程风子专栏
董广鲲专栏
孙墨龙专栏
尹延新专栏
李崇庆
陈凤玉专栏
张洪源
李广平
韩学中
南海岩
卢禹舜
赵佑铭(执白)
郑培靖专栏
荀士
倪惠明
杨晓阳专栏
何加林专栏
张望专栏
李翔专栏
袁武专栏
徐永生专栏
宋丰光专栏
曾先国专栏
赵卫专栏
何家英专栏
马海方
王小晖
岳海波专栏
梁文博专栏
史国良专栏
孔维克专栏
梁占岩专栏
路永仁专栏
白云乡专栏
老圃专栏
周逢俊专栏
张志民专栏
王伟专栏
田黎明专栏
范扬专栏
满维起专栏
苗再新专栏
王阔海专栏
冯远专栏
王明明专栏
唐用力专栏
陈全胜专栏
孙庆春
徐鲁白专栏
王雪峰
赵建成专栏
王镛专栏
刘二刚专栏
潘公凯专栏
张复兴专栏
龙瑞专栏
何水法专栏
霍春阳专栏
孙其峰专栏
刘大为专栏
蔡超专栏
卓鹤君专栏
吴泽浩专栏
项维仁专栏
石倩专栏
范奉存
杨力舟专栏
张宏宾专栏
郭志光专栏
贾又福专栏
程大利专栏
王有政专栏
萧维永专栏
杜滋龄专栏
吴山明专栏
刘国辉专栏
郭怡宗专栏
石齐专栏
丁宁原专栏
范曾专栏
蓝立克专栏
贾平西专栏
于志学专栏
曾宓专栏
刘文西专栏
喻继高专栏
方增先专栏
杨之光专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其他资讯

鲁迅与收藏的不解之缘

发布时间:2016-4-25 9:22:19    点击率:1174次

鲁迅与收藏的不解之缘

鲁迅刻章“戎马书生”鲁迅刻章“戎马书生”
《面包》《面包》

  鲁迅收藏的外国美术作品以德国的版画为主,其中就包括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德国的画作重表现和精神性,偏浪漫主义传统,鲁迅喜欢这种理性的东西。尤其是在珂勒惠支作品里能看到一种被压迫者的斗志,那种对受侮辱人的同情,特别令他感动。所以他很多次特别向木刻青年推荐她的作品,也通过友人花大价钱从外国购买。他共拥有12件珂勒惠支亲笔签名的原作。而且,鲁迅为了让更多人能得到这个资料学习,还把珂勒惠支的这些版画印成画册,供青年人临摹。

  陈涛

  鲁迅生前曾留下这样一句话——“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有趣的是,“文学家”、“美术家”正是他的两大标签。只不过,前一个头衔已为众人所知晓、认同,而后者却知之者甚少。其实鲁迅跟美术、收藏有着莫大渊源,不仅广泛涉猎,还收藏有为数众多的艺术品。

  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也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由中国美术馆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共同推出的“只研朱墨作春山——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美术展”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通过不同时期鲁迅美术活动及其重要艺术收藏,展现鲁迅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此次共展出文物和美术作品224件,其中中国美术馆藏品133件,北京鲁迅博物馆藏品91件。尤为难得的是,从鲁迅博物馆借来了很多一级、二级文物,它们此前鲜少走出博物馆。鲁迅对美术的热爱不仅不亚于文学,而且起步很早。此次展出的《山海经》、《点石斋丛画》、《诗画舫》等连环画读本,都是鲁迅幼时爱不释手的美术读本。他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也曾透露,年少尤喜用“荆川纸”蒙在古本小说上描摹绣像。

  “虽然很少人称他为画家,但其美术素养不输于同时代诸多美术家。”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韩劲松说。文艺评论家陈丹青也认为,自称美术门外汉的鲁迅终其一生对绘画都抱有极高热情。不仅译介或书写美术文论,还指导青年人的绘画实践。他认为鲁迅比民国时期著名的美术海归派更超前,更有品质,更富草根性,更经得起时间考验。

  据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人员张娟介绍,1913年鲁迅在教育部工作时就提出了对美术的看法。他认为美术应该具备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因此,他给“美术”一词所下定义是:“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苟合于此,则无间外状若何,咸得谓之美术;如雕塑,绘画,文章,建筑,音乐皆是也。”鲁迅认为,美的存在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制,而是通过美术家的思维与想象,“创造出高于美的存在的升华”。

  鲁迅收藏的中国现代木刻接近两千件,都是当年他培养的木刻青年的作品。而收藏的外国版画数量也超过1700件。本次展览专门有个单元介绍鲁迅发起的左翼新兴木刻运动和他本人做的书籍装帧设计。鲁迅设计的书刊封面、扉页多达数十种,而且对书的题花、插图都非常讲究。“因为他是文学家,所以他对书籍装帧设计有天然的喜爱,他本人也直接做了一些设计。”韩劲松说,鲁迅不仅自己积极创作,还多方提携青年艺术爱好者。从鲁迅博物馆借来的原件《鲁迅致罗清祯信》、《鲁迅致郑野夫信》、《鲁迅给李桦的信》、《鲁迅给曹白的信》,都是鲁迅与当年木刻青年的通信。“他给曹白的信中,几乎是手把手指导他如何创作;给李桦的信中说到了很多关于木刻的问题;他还表扬力群的画《采叶》升华了普通的劳动场景。”鲁迅特别赞美木刻的“有力之美”,而批评当时流行的装饰画软绵无力。

  鲁迅尤其喜欢收藏碑帖、版画、古钱币,对古砖也饶有兴致。仅现存鲁迅博物馆的碑帖及汉画像就有6000多件。人们在书店里买的爨宝子碑帖大多经过剪裁,在完整拓本的基础上,裁成五个字一排的版本、十个字一排的版本,不同的剪裁方式形成现在临帖的版本。鲁迅收藏的晋代爨宝子碑拓片,是目前存世最为完整的一块。据考证,这批藏品的收藏时间为鲁迅在北京生活的15年间(1912—1927),那些年他经常到琉璃厂去淘东西,收集拓片。五四运动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在教育部任职员的他感到很寂寞,他就像在小说《呐喊》里提到的那样,一门心思埋头到古文字里去抄碑。通过校勘古碑,研究传统文化,他的书法美学上的修养也在那个时候慢慢积淀起来了。

  《汉代孝堂山石祠东壁画像石拓片》是鲁迅收藏的一块石壁画像的一部分,较全面体现了汉画的特点:人物的组织结构都是分层的,飞天的形象在最顶层。这是早期绘画的一个特点,也是壁画艺术的一种方法,一层一层地建立一种画面的次序感。画面表现内容是汉代人生活的场景,车马出行、迎宾场面、娱乐杂技、庖厨宴饮……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汉代浪漫主义风格。鲁迅对汉画特别推崇,认为汉代石刻画像“深沉雄大”,以至于他指导木刻青年时总会反复提醒:你为什么不吸收一些汉画的风格?

  来源:北京日报

画家|书画|名家|润格|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