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志(石东)
余国城
郑向农专栏
王超然
韩世明
伍文胜
陈庄
马连祺
王凯
沈小皴
石鸿
张弓 金利
李宗玮专栏
任重
王士彬
宋静亮
初中海专栏
张凡峻
方宪军
田百顺
丁再献
高清磊
吕学海博士
刘文海
李平
缪伟国
袁大川
王祝之·王南
荣润
李荣生
伊和君
杨涛
孙兆成
顾奇峰
殷允功
邹贻让
李秉檀
冯占奎专栏
刘星
王孔华
朱德福
朱全增专栏
娄本忠
董二源
刘传训
张继涛
吴玉田专栏
樊明朝
妙莲
武勇
赵大郡
唐志珍
龙则霏
高远龙
了尘
徐曙光
梁军
伯鸿
秦元增
苏继彬
徐立业
王思懿
唐迎春
李念东
王义平
雁廷
程国治
高亢
关耀久
刘祜
魏茂露
杨波
曹玉梅
张亚
宋霞
王志刚
吕洪生
张勇
石巍
白军正
张成泽
陈国祥
周末
牛庆谋
高岱专栏
李珂钧专栏
刘兆鸿
张学刚
刘光达
李炳武
赵清国
白晓
王传友
孔宪华
刘亚东
周强
党晓冬
徐玉华专栏
程乐静
刘扬
栾艳华
徐磊
孙文松专栏
刘化雨专栏
于洋
刘志红
徐世立
崔士英
刘玉璞专栏
曾昭明专栏
夏广怡
寿一峰专栏
王平
宋庆国
晋葆良专栏
房军
赵德勋
王建明
朱春湖
陶古专栏
郭执铨专栏
张乐毅专栏
李稼夫专栏
黄彬
高月塘
薛伟东专栏
刘岩
孙敬会专栏
李光新
张兴华
张伟宁
吴越
王胜华专栏
郭英培专栏
杜仲增
徐康专栏
张克华专栏
赵圣燕
张仲亭专栏
王立志专栏
胡伟东
魏杰
李伟
李丽
张旭
刘春宏专栏
张跃进专栏
陈乃斌
王玉殿
陈惠东
曹立华
王旭东专栏
朱学达专栏
杨枫专栏
程风子专栏
董广鲲专栏
孙墨龙专栏
尹延新专栏
李崇庆
陈凤玉专栏
张洪源
李广平
韩学中
南海岩
卢禹舜
赵佑铭(执白)
郑培靖专栏
荀士
倪惠明
杨晓阳专栏
何加林专栏
张望专栏
李翔专栏
袁武专栏
徐永生专栏
宋丰光专栏
曾先国专栏
赵卫专栏
何家英专栏
马海方
王小晖
岳海波专栏
梁文博专栏
史国良专栏
孔维克专栏
梁占岩专栏
路永仁专栏
白云乡专栏
老圃专栏
周逢俊专栏
张志民专栏
王伟专栏
田黎明专栏
范扬专栏
满维起专栏
苗再新专栏
王阔海专栏
冯远专栏
王明明专栏
唐用力专栏
陈全胜专栏
孙庆春
徐鲁白专栏
王雪峰
赵建成专栏
王镛专栏
刘二刚专栏
潘公凯专栏
张复兴专栏
龙瑞专栏
何水法专栏
霍春阳专栏
孙其峰专栏
刘大为专栏
蔡超专栏
卓鹤君专栏
吴泽浩专栏
项维仁专栏
石倩专栏
范奉存
杨力舟专栏
张宏宾专栏
郭志光专栏
贾又福专栏
程大利专栏
王有政专栏
萧维永专栏
杜滋龄专栏
吴山明专栏
刘国辉专栏
郭怡宗专栏
石齐专栏
丁宁原专栏
范曾专栏
蓝立克专栏
贾平西专栏
于志学专栏
曾宓专栏
刘文西专栏
喻继高专栏
方增先专栏
杨之光专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花鸟画资讯

雨景花鸟画法探索

发布时间:2016-4-25 8:15:02    点击率:2700次

雨景花鸟画法探索

 杨潮

    江南的雨景是多姿多彩的。特别是梅雨季节,我画院内那害羞的碧桃、怒放的牡丹、含苞的月季、盘绕的紫藤、低垂的海棠、火红的石榴、凋零的梨花……这些花卉对雨的不同苛求、用各种方式来倾情或诉述。

    我被美丽的雨花所感染,便回到画室里,播放了一段《雨打芭蕉》的古曲,翻阅历代名人描写雨景的诗句,细细领会;又找遍古人画雨的图片,潜心研究。我觉得,除了古代米芾,近代吴石仙,现代傅抱石,擅长画雨景山水画以外,至今没有人专画雨景花鸟画。而作雨景诗的人,历代人材辈出,人们至今仍然传颂着唐杜甫的《春夜喜雨》书画大师林散之先生对雨也非常有情感,一生作了不少描绘雨景的诗句,最后,安葬在求雨山。于是,我探索雨景花鸟画的念头便油然而生矣。

    二十多年前,我曾游庐山,巧逢倾盆大雨。那天,雨后的古树显得苍劲挺拔,山花分外妖柔,雨后的彩虹格外亮丽耀艳,强烈的阳光与湿漉的山峰相印,意外地有韵味。我画庐山雨景时,便自然想起赵良翰老师要求我作画时,使用鲜艳的原色,一定要加点墨色,才能压住火气,用足水才能使画面渗透和湿润,渲染后成雨境,效果果然不错。

    黄山我去过两次,两次皆遇雨。山顶上下雨时,什么都看不见。雨后的黄山,更是瞬息万变,云涌峰峦。雨中的花木千姿百态,更加滴翠,斜风细雨湿桃花诗境,令人陶醉,那朦胧的景物引人产生梦想。

    丹阳的经山,我去过三次,每次有不寻常的体验。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经山虽然不高,但曾有名僧宝志在此讲经,现尚有讲经台遗址。山上岚气聚而不散,薄者有烟,厚者为云。特别是春夏积云舒卷飘渺无定位,山间草木花丛森森,烟霭雨露瞬间变化而无踪。飞鸟或“闲落经台”或鸣叫树丛。山中时而清风摇曳树梢多姿,时而暴雨山动拔木偃草,时而云楼霞宿花树尽染,时而烟雾掩隐姹紫嫣红,可谓意态万千。

    庐山、黄山、经山雨中花木之景,飞鸟之态,萦绕脑中久矣,必欲绘入画中。 

    “听”和“悟”固然重要,但“道无技而不行”,心中的雨景花鸟必须借助一定的技法方能传神地表达出来。为此,我经多年实践,探索了雨景花鸟画的10种技法。

    1.矾水法:先用矾水洒出雨丝,经渲染后,颇有倾盆大雨的感觉。傅抱石大师常用画法,此效果用于山水画较好,用于花鸟画质感太露。

    2.豆浆法:(浆糊亦可)用豆浆挥洒在生宣纸上,待纸干后,在纸背面衬染,方可显雨丝。

    3.胶水法:胶水挥洒在纸上干后,不易进墨。在纸后衬色即可。还有一种方法,在画面某个局部,乘墨色尚未干时,再加上胶去揉一揉,让画面自然渗化均匀,不要滞腻为佳。

    4.隔层法:用较薄的宣纸,复盖在画面某处局部,在薄宣上作画,使墨色渗到底层纸上,底层画面有模糊朦胧之效果。

    5.弹粉法:先把纸拖湿,半干时用白粉吹弹在画面。

    6.流淌法:用酒精、干油、洗衣粉、洗洁净等与墨色调和,洒在纸淌上。由于酒精、干油、洗衣粉、洗洁净等与墨色有排遗作用,乘墨色潮湿,随即拎起宣纸,让墨色自然流尚,淋漓尽致。

    7.冲揉法:将刚画好未干的墨线,用水再画一遍,使墨线化开,有水痕迹,或用笔饱蘸水墨缓慢拖笔,故意在纸上顿挫提按使水自然化开。

    8.滴水法:用长锋羊毫笔饱蘸水墨,高悬中锋,笔尖略离纸,慢慢运笔,使水墨滴淌纸上,即出现斑驳水痕,此法多用于藤花类,颇有雨露之感觉。

    9.湿勾法:先用植物质颜料画出物象,乘湿时用墨勾,墨色交融自然渗化,此法雨景效果明显。

    10.泼水法:先用清水点洒在纸上,然后,再画物象,复盖的彩墨要薄,才能显出水的痕迹。或画好墨色物象后,随及泼水,让墨色自由渗化,亦有雨意。

    然而,以上的画法仅是一种绘画的技巧,画者要特别注意,待画面完成后,技巧的物象要与意境自然融合为一。否则便是玩弄纯技巧,仅是装饰作品,格调不会很高。同时每个画家体验的雨景也不尽相同。雨境有滂沱大雨、暴雨、夜雨、烟雨、微雨、蒙蒙雨、毛毛雨、红雨、细雨、快雨、心雨之分,情有喜悦、悲伤、惆帐、彷徨、忧闷、豪爽之别。因此,画家必须仔细体味,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方为雨景花鸟画之逸品。

    第六届中国手指画展在宜兴召开时,全国近百人聚集举得笔会,我在笔会上提出,浙江韩某画的牡丹是中午开的牡丹。与会画友问我是何道理?我说:“早上的牡丹因吸露水,叶子是朝上的。中午的牡丹,因太阳晒后,叶子缺水份全部塌下来。我又添了一句玩笑话,晚上的牡丹要睡觉,叶子是横向的。”话毕,在场的画家鼓掌喝彩。我前两句话是观察自然的描述,后一句是浪漫思维的境界。

    其实,万物自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习惯画牡丹叶子长长的向上,有朝露之气;画菊花叶子沓下来,有霜打之意;画月季花叶子圆圆的,有繁茂之盛。画画要有文化底蕴和悟性,江南的花木在春夏之季,所有花叶,不管是下什么雨,都是精神挺拔,显得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如画倾盆大雨时,花木必然要画出动势。古人语:“几竿清影带雨斜。”形容雨竹是从生活中体验出来的。画落花而不画雨丝,观者自然想到孟浩然的诗“春晓”。雨景一定要画成“元气淋漓漳犹湿。”画面要少笔痕,墨色要匀和模糊些,近景一定要见骨力,笔势出来,气韵自然生动矣。

    雨中的鸟类也有异态,微雨中的鹅抬头叫声宏亮激扬,被大雨淋后的鹅曲项低吟。鹅和鸭的羽毛紧而不进水。但鸡就不同,俗话形容雨中的鸡为“落汤鸡”。画雨中鸡时,用笔要松,画雨中鸭时,用笔一定要紧。

    我们在观察雨景的同时,更要有一种浪漫和印象的心态去遐想,高尔基的海燕迎着暴风雨翱翔,象征着一种革命的精神。我喜欢春天的飘雨,它像别有韵味的情人,若即若离地萦绕着你,才靠近它,飘雨又不下了。刚走远时,飘雨又下起来。雨借着风的飘忽,让人看不真切难以琢磨,置身在飘雨中,又感觉不到有雨的存在,无意识的雨却润湿了衣裳。著名书画家田原先生,看到我的“雨景画”之后,题赠“听雨”二字勉励我。“听”字要心灵去觉悟,所谓的心画就是心灵的创作。我们要有超越时代的胆识,争千年,不争朝夕,才能远超古人,创作出好的雨景花鸟画,后启来者。我愿努力,我愿探索,我愿在花团锦簇的庭院,自由自在地沐雨散步吟诗,为新世纪的到来唱颂歌,画美景。

画家|书画|名家|润格|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