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花鸟画资讯
雨景花鸟画法探索发布时间:2016-4-25 8:15:02 点击率:2505次
雨景花鸟画法探索 杨潮 江南的雨景是多姿多彩的。特别是梅雨季节,我画院内那害羞的碧桃、怒放的牡丹、含苞的月季、盘绕的紫藤、低垂的海棠、火红的石榴、凋零的梨花……这些花卉对雨的不同苛求、用各种方式来倾情或诉述。我被美丽的雨花所感染,便回到画室里,播放了一段《雨打芭蕉》的古曲,翻阅历代名人描写雨景的诗句,细细领会;又找遍古人画雨的图片,潜心研究。我觉得,除了古代米芾,近代吴石仙,现代傅抱石,擅长画雨景山水画以外,至今没有人专画雨景花鸟画。而作雨景诗的人,历代人材辈出,人们至今仍然传颂着唐杜甫的《春夜喜雨》书画大师林散之先生对雨也非常有情感,一生作了不少描绘雨景的诗句,最后,安葬在求雨山。于是,我探索雨景花鸟画的念头便油然而生矣。 二十多年前,我曾游庐山,巧逢倾盆大雨。那天,雨后的古树显得苍劲挺拔,山花分外妖柔,雨后的彩虹格外亮丽耀艳,强烈的阳光与湿漉的山峰相印,意外地有韵味。我画庐山雨景时,便自然想起赵良翰老师要求我作画时,使用鲜艳的原色,一定要加点墨色,才能压住火气,用足水才能使画面渗透和湿润,渲染后成雨境,效果果然不错。黄山我去过两次,两次皆遇雨。山顶上下雨时,什么都看不见。雨后的黄山,更是瞬息万变,云涌峰峦。雨中的花木千姿百态,更加滴翠,斜风细雨湿桃花诗境,令人陶醉,那朦胧的景物引人产生梦想。 丹阳的经山,我去过三次,每次有不寻常的体验。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经山虽然不高,但曾有名僧宝志在此讲经,现尚有讲经台遗址。山上岚气聚而不散,薄者有烟,厚者为云。特别是春夏积云舒卷飘渺无定位,山间草木花丛森森,烟霭雨露瞬间变化而无踪。飞鸟或“闲落经台”或鸣叫树丛。山中时而清风摇曳树梢多姿,时而暴雨山动拔木偃草,时而云楼霞宿花树尽染,时而烟雾掩隐姹紫嫣红,可谓意态万千。庐山、黄山、经山雨中花木之景,飞鸟之态,萦绕脑中久矣,必欲绘入画中。 “听”和“悟”固然重要,但“道无技而不行”,心中的雨景花鸟必须借助一定的技法方能传神地表达出来。为此,我经多年实践,探索了雨景花鸟画的10种技法。1.矾水法:先用矾水洒出雨丝,经渲染后,颇有倾盆大雨的感觉。傅抱石大师常用画法,此效果用于山水画较好,用于花鸟画质感太露。 2.豆浆法:(浆糊亦可)用豆浆挥洒在生宣纸上,待纸干后,在纸背面衬染,方可显雨丝。3.胶水法:胶水挥洒在纸上干后,不易进墨。在纸后衬色即可。还有一种方法,在画面某个局部,乘墨色尚未干时,再加上胶去揉一揉,让画面自然渗化均匀,不要滞腻为佳。 4.隔层法:用较薄的宣纸,复盖在画面某处局部,在薄宣上作画,使墨色渗到底层纸上,底层画面有模糊朦胧之效果。5.弹粉法:先把纸拖湿,半干时用白粉吹弹在画面。 6.流淌法:用酒精、干油、洗衣粉、洗洁净等与墨色调和,洒在纸淌上。由于酒精、干油、洗衣粉、洗洁净等与墨色有排遗作用,乘墨色潮湿,随即拎起宣纸,让墨色自然流尚,淋漓尽致。7.冲揉法:将刚画好未干的墨线,用水再画一遍,使墨线化开,有水痕迹,或用笔饱蘸水墨缓慢拖笔,故意在纸上顿挫提按使水自然化开。 8.滴水法:用长锋羊毫笔饱蘸水墨,高悬中锋,笔尖略离纸,慢慢运笔,使水墨滴淌纸上,即出现斑驳水痕,此法多用于藤花类,颇有雨露之感觉。9.湿勾法:先用植物质颜料画出物象,乘湿时用墨勾,墨色交融自然渗化,此法雨景效果明显。 10.泼水法:先用清水点洒在纸上,然后,再画物象,复盖的彩墨要薄,才能显出水的痕迹。或画好墨色物象后,随及泼水,让墨色自由渗化,亦有雨意。然而,以上的画法仅是一种绘画的技巧,画者要特别注意,待画面完成后,技巧的物象要与意境自然融合为一。否则便是玩弄纯技巧,仅是装饰作品,格调不会很高。同时每个画家体验的雨景也不尽相同。雨境有滂沱大雨、暴雨、夜雨、烟雨、微雨、蒙蒙雨、毛毛雨、红雨、细雨、快雨、心雨之分,情有喜悦、悲伤、惆帐、彷徨、忧闷、豪爽之别。因此,画家必须仔细体味,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方为雨景花鸟画之逸品。 第六届中国手指画展在宜兴召开时,全国近百人聚集举得笔会,我在笔会上提出,浙江韩某画的牡丹是中午开的牡丹。与会画友问我是何道理?我说:“早上的牡丹因吸露水,叶子是朝上的。中午的牡丹,因太阳晒后,叶子缺水份全部塌下来。我又添了一句玩笑话,晚上的牡丹要睡觉,叶子是横向的。”话毕,在场的画家鼓掌喝彩。我前两句话是观察自然的描述,后一句是浪漫思维的境界。其实,万物自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习惯画牡丹叶子长长的向上,有朝露之气;画菊花叶子沓下来,有霜打之意;画月季花叶子圆圆的,有繁茂之盛。画画要有文化底蕴和悟性,江南的花木在春夏之季,所有花叶,不管是下什么雨,都是精神挺拔,显得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如画倾盆大雨时,花木必然要画出动势。古人语:“几竿清影带雨斜。”形容雨竹是从生活中体验出来的。画落花而不画雨丝,观者自然想到孟浩然的诗“春晓”。雨景一定要画成“元气淋漓漳犹湿。”画面要少笔痕,墨色要匀和模糊些,近景一定要见骨力,笔势出来,气韵自然生动矣。 雨中的鸟类也有异态,微雨中的鹅抬头叫声宏亮激扬,被大雨淋后的鹅曲项低吟。鹅和鸭的羽毛紧而不进水。但鸡就不同,俗话形容雨中的鸡为“落汤鸡”。画雨中鸡时,用笔要松,画雨中鸭时,用笔一定要紧。我们在观察雨景的同时,更要有一种浪漫和印象的心态去遐想,高尔基的海燕迎着暴风雨翱翔,象征着一种革命的精神。我喜欢春天的飘雨,它像别有韵味的情人,若即若离地萦绕着你,才靠近它,飘雨又不下了。刚走远时,飘雨又下起来。雨借着风的飘忽,让人看不真切难以琢磨,置身在飘雨中,又感觉不到有雨的存在,无意识的雨却润湿了衣裳。著名书画家田原先生,看到我的“雨景画”之后,题赠“听雨”二字勉励我。“听”字要心灵去觉悟,所谓的心画就是心灵的创作。我们要有超越时代的胆识,争千年,不争朝夕,才能远超古人,创作出好的雨景花鸟画,后启来者。我愿努力,我愿探索,我愿在花团锦簇的庭院,自由自在地沐雨散步吟诗,为新世纪的到来唱颂歌,画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