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志(石东)
余国城
郑向农专栏
王超然
韩世明
伍文胜
陈庄
马连祺
王凯
沈小皴
石鸿
张弓 金利
李宗玮专栏
任重
王士彬
宋静亮
初中海专栏
张凡峻
方宪军
田百顺
丁再献
高清磊
吕学海博士
刘文海
李平
缪伟国
袁大川
王祝之·王南
荣润
李荣生
伊和君
杨涛
孙兆成
顾奇峰
殷允功
邹贻让
李秉檀
冯占奎专栏
刘星
王孔华
朱德福
朱全增专栏
娄本忠
董二源
刘传训
张继涛
吴玉田专栏
樊明朝
妙莲
武勇
赵大郡
唐志珍
龙则霏
高远龙
了尘
徐曙光
梁军
伯鸿
秦元增
苏继彬
徐立业
王思懿
唐迎春
李念东
王义平
雁廷
程国治
高亢
关耀久
刘祜
魏茂露
杨波
曹玉梅
张亚
宋霞
王志刚
吕洪生
张勇
石巍
白军正
张成泽
陈国祥
周末
牛庆谋
高岱专栏
李珂钧专栏
刘兆鸿
张学刚
刘光达
李炳武
赵清国
白晓
王传友
孔宪华
刘亚东
周强
党晓冬
徐玉华专栏
程乐静
刘扬
栾艳华
徐磊
孙文松专栏
刘化雨专栏
于洋
刘志红
徐世立
崔士英
刘玉璞专栏
曾昭明专栏
夏广怡
寿一峰专栏
王平
宋庆国
晋葆良专栏
房军
赵德勋
王建明
朱春湖
陶古专栏
郭执铨专栏
张乐毅专栏
李稼夫专栏
黄彬
高月塘
薛伟东专栏
刘岩
孙敬会专栏
李光新
张兴华
张伟宁
吴越
王胜华专栏
郭英培专栏
杜仲增
徐康专栏
张克华专栏
赵圣燕
张仲亭专栏
王立志专栏
胡伟东
魏杰
李伟
李丽
张旭
刘春宏专栏
张跃进专栏
陈乃斌
王玉殿
陈惠东
曹立华
王旭东专栏
朱学达专栏
杨枫专栏
程风子专栏
董广鲲专栏
孙墨龙专栏
尹延新专栏
李崇庆
陈凤玉专栏
张洪源
李广平
韩学中
南海岩
卢禹舜
赵佑铭(执白)
郑培靖专栏
荀士
倪惠明
杨晓阳专栏
何加林专栏
张望专栏
李翔专栏
袁武专栏
徐永生专栏
宋丰光专栏
曾先国专栏
赵卫专栏
何家英专栏
马海方
王小晖
岳海波专栏
梁文博专栏
史国良专栏
孔维克专栏
梁占岩专栏
路永仁专栏
白云乡专栏
老圃专栏
周逢俊专栏
张志民专栏
王伟专栏
田黎明专栏
范扬专栏
满维起专栏
苗再新专栏
王阔海专栏
冯远专栏
王明明专栏
唐用力专栏
陈全胜专栏
孙庆春
徐鲁白专栏
王雪峰
赵建成专栏
王镛专栏
刘二刚专栏
潘公凯专栏
张复兴专栏
龙瑞专栏
何水法专栏
霍春阳专栏
孙其峰专栏
刘大为专栏
蔡超专栏
卓鹤君专栏
吴泽浩专栏
项维仁专栏
石倩专栏
范奉存
杨力舟专栏
张宏宾专栏
郭志光专栏
贾又福专栏
程大利专栏
王有政专栏
萧维永专栏
杜滋龄专栏
吴山明专栏
刘国辉专栏
郭怡宗专栏
石齐专栏
丁宁原专栏
范曾专栏
蓝立克专栏
贾平西专栏
于志学专栏
曾宓专栏
刘文西专栏
喻继高专栏
方增先专栏
杨之光专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法资讯

时而欧,时而柳,时而赵,将一事无成

发布时间:2016-4-23 21:51:30    点击率:1352次
   4月19日晚6点半,在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桥头校区第四报告厅,讲座现场,座无虚席。面对500多名大学生及前来听讲座的书法爱好者,赵万和先生从“汉字的形成与结构”“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中国书法魅力”,到书法的黑白,虚实,方圆,刚柔,枯润,疏密等艺术创作手法,再到练习书法必须遵循“先大后小”“先真后行”“先专后博”,侃侃而谈。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已传承了几千年,它兴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从商代的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到秦代李斯简化创出小篆,至汉代又将小篆演变到了隶书,汉末隶书发展成熟又开始由隶变楷,后张芝又变章草为今草,到魏晋南北朝真、草、隶、篆各书体完备,书法艺术开始进入新的境界。”赵万和说,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王羲之书法当时倍受青睐,传说他在朋友白长衫上写字,因大家爱他的字,结果衣服被路人都撕光了……据说他的‘兰亭序’真迹被唐太宗李世民作为随葬品带入坟墓。”

   赵万和说,唐朝出现了楷书大家欧、禇、颜、柳,此时草书又有杰出代表张颠、醉素。宋元时期是对晋唐书法的追述与继承,出现了北宋的“宋四家”和元代的赵孟頫等名家。明代书法基本上是继宋元帖学书法而后加以发展,至清代后期,书法又有了碑学和帖学之分。此时,学习汉魏以前的篆隶书法的作者逐渐增长,也名家辈出,各领风骚。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清尚态”。追寻几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书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赵万和强调,初学书法应先认定一家,选好一帖,然后专心致志临写,不能好高骛远,见异思迁,因为每一名家,都有自己用笔结字的特点和体系,不沉下去苦练几年,不能深得其中之味,如果时而欧,时而柳,时而赵,打乱了各家体系的内部规律,其结果必然是一事无成。所以只有跟定一家,学到了形神兼备以后,才能广取博采各家之长。

 自然界各种现象都能启发书法艺术的灵感
  赵万和还揭秘说,书法家要从现实生活中包括自然界各种现象和其他艺术样式的作品中捕捉和提炼属于美的现象和情趣,将其融进自己的书法艺术,便能得到成功。钟繇“再见万物,皆书象之”,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担夫争道而提高书艺。还有怀素观夏云多奇峰、夜闻江涛,启发了书法艺术的灵感等等。“这都是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同时,旁涉绘画、音乐、 雕塑、摄影等,方能学好书法。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的诸多秘诀,也让在场的所有大学生燃起了学习书法的浓厚兴趣。
  对艺术创作的深入理解和对书法渊源了然于胸,也促成了赵万和融贯成真诠。其书法点画交代明晰,毫不苟且,而转折处稍微强调圭角,又有魏碑的笔意;结字瘦峻,中宫紧收,而间或宕出一笔,乍看有黄庭坚的影子,实际上是集大成的结果……赵万和还擅长行草书,其草书学黄庭坚而不同于黄,长枪大戟,摇曳生姿。他的行书则以“二王”为基础,加入唐宋人的笔意,最后的定位在宋元之间。他的楷书则遍学唐人,更上溯魏晋,追求平正博大的风格,讲究用笔,崇尚古法,注重方圆并举,刚柔相济,不以奇巧炫人,更不涉支离乖张。这种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写法,最吃功夫,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

画家|书画|名家|润格|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