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志(石东)
余国城
郑向农专栏
王超然
韩世明
伍文胜
陈庄
马连祺
王凯
沈小皴
石鸿
张弓 金利
李宗玮专栏
任重
王士彬
宋静亮
初中海专栏
张凡峻
方宪军
田百顺
丁再献
高清磊
吕学海博士
刘文海
李平
缪伟国
袁大川
王祝之·王南
荣润
李荣生
伊和君
杨涛
孙兆成
顾奇峰
殷允功
邹贻让
李秉檀
冯占奎专栏
刘星
王孔华
朱德福
朱全增专栏
娄本忠
董二源
刘传训
张继涛
吴玉田专栏
樊明朝
妙莲
武勇
赵大郡
唐志珍
龙则霏
高远龙
了尘
徐曙光
梁军
伯鸿
秦元增
苏继彬
徐立业
王思懿
唐迎春
李念东
王义平
雁廷
程国治
高亢
关耀久
刘祜
魏茂露
杨波
曹玉梅
张亚
宋霞
王志刚
吕洪生
张勇
石巍
白军正
张成泽
陈国祥
周末
牛庆谋
高岱专栏
李珂钧专栏
刘兆鸿
张学刚
刘光达
李炳武
赵清国
白晓
王传友
孔宪华
刘亚东
周强
党晓冬
徐玉华专栏
程乐静
刘扬
栾艳华
徐磊
孙文松专栏
刘化雨专栏
于洋
刘志红
徐世立
崔士英
刘玉璞专栏
曾昭明专栏
夏广怡
寿一峰专栏
王平
宋庆国
晋葆良专栏
房军
赵德勋
王建明
朱春湖
陶古专栏
郭执铨专栏
张乐毅专栏
李稼夫专栏
黄彬
高月塘
薛伟东专栏
刘岩
孙敬会专栏
李光新
张兴华
张伟宁
吴越
王胜华专栏
郭英培专栏
杜仲增
徐康专栏
张克华专栏
赵圣燕
张仲亭专栏
王立志专栏
胡伟东
魏杰
李伟
李丽
张旭
刘春宏专栏
张跃进专栏
陈乃斌
王玉殿
陈惠东
曹立华
王旭东专栏
朱学达专栏
杨枫专栏
程风子专栏
董广鲲专栏
孙墨龙专栏
尹延新专栏
李崇庆
陈凤玉专栏
张洪源
李广平
韩学中
南海岩
卢禹舜
赵佑铭(执白)
郑培靖专栏
荀士
倪惠明
杨晓阳专栏
何加林专栏
张望专栏
李翔专栏
袁武专栏
徐永生专栏
宋丰光专栏
曾先国专栏
赵卫专栏
何家英专栏
马海方
王小晖
岳海波专栏
梁文博专栏
史国良专栏
孔维克专栏
梁占岩专栏
路永仁专栏
白云乡专栏
老圃专栏
周逢俊专栏
张志民专栏
王伟专栏
田黎明专栏
范扬专栏
满维起专栏
苗再新专栏
王阔海专栏
冯远专栏
王明明专栏
唐用力专栏
陈全胜专栏
孙庆春
徐鲁白专栏
王雪峰
赵建成专栏
王镛专栏
刘二刚专栏
潘公凯专栏
张复兴专栏
龙瑞专栏
何水法专栏
霍春阳专栏
孙其峰专栏
刘大为专栏
蔡超专栏
卓鹤君专栏
吴泽浩专栏
项维仁专栏
石倩专栏
范奉存
杨力舟专栏
张宏宾专栏
郭志光专栏
贾又福专栏
程大利专栏
王有政专栏
萧维永专栏
杜滋龄专栏
吴山明专栏
刘国辉专栏
郭怡宗专栏
石齐专栏
丁宁原专栏
范曾专栏
蓝立克专栏
贾平西专栏
于志学专栏
曾宓专栏
刘文西专栏
喻继高专栏
方增先专栏
杨之光专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拍卖

亿元拍品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6-4-22 13:57:18    点击率:1117次

4月5日中午,许多艺术爱好者的微信朋友圈都被张大千的《桃源图》刷了屏:当天上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槌的香港苏富比2016春拍“中国书画”专场上,张大千的《桃源图》以3000万港元起拍,2.4亿港元落槌,最终以2.7068亿港元成交,创造了张大千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作品由著名藏家刘益谦竞得。

  大家还没来得及忘记,前一晚另一件刷屏的天价拍品:4月4日晚,由画家吴冠中所创的巨制油画《周庄》,在保利香港2016春拍“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专场上以2.36亿港元成交。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吴冠中个人拍卖的最高纪录,甚至还超过了3年前曾梵志《最后的晚餐》在苏富比所创下1.8亿港元的纪录,创造了中国油画的又一峰值。

  实际上,早在香港春拍举槌前,张大千的《桃源图》与吴冠中的《周庄》就已成为买家追慕的大热门:《桃源图》的拍前估价约5000万-6500万港元,而《周庄》的底价则高达2000万美元。如对两幅作品加以对比,读者不难发现其中的相似点:它们都尺幅巨大,《周庄》是目前市场上吴冠中尺幅最大的油彩作品,长度将近3米,而《桃源图》全幅也约有7尺之高。

  两件大尺幅作品,也让人自然联想到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这件约为23.3平方尺的杰构,在去年嘉德春拍以2.79亿元成交。尺幅越大越好卖,难道已成为拍卖“新常态”?艺术和收藏市场分析人士朱浩云认为,画家对大尺幅作品投入的经历比较多,更讲究构图,容易出代表性作品。

  “相反,‘二高一陈’和林风眠也是开宗立派的人物,尽管在美术史地位很高,但缺少大作品还是影响了他们的市场号召力。”他补充道。

  无独有偶,两幅作品都创作于画家的晚年:创作于1982年的《桃源图》与张大千生平最后巨制《庐山图》的创作时间相仿,而吴冠中创作《周庄》时已78岁高龄。这两年,作品的“美术史地位”也越来越广泛地被藏家讨论。似乎价钱高的拍品多在美术史拥有一席之地。

  “《桃源图》与《周庄》不一定是张大千、吴冠中最好的代表作,但它们都具有一定独创性。”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分析,与早期摹古作品不同,《桃源图》使用的泼彩泼墨是张大千晚年的独创,既糅合了西方抽象艺术的特征,又使用了东方的水墨语言。与此相似的是,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周庄》,也反映了吴冠中融汇中西美学的探索努力。

  “这至少说明,凡是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都会受到市场欢迎。”精诚所至拍卖行总经理陈绮雯补充道。

  分析

  《周庄》破亿对当代艺术影响有限

  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专场共推出248件拍品。张大千无疑成为本专场的最大“赢家”。除《桃源图》外,他的《阿里山晓色》《味江》《益都游屐》分别以4444万港元、3548万港元、3436万港元的成交价,包揽了本专场的二、三、四名。在专场超过5.6亿港元的总成交额里,张大千作品的成交额就占了将近7成。

  2015年是“红色题材”走俏的一年。在去年国内产生的10件最贵艺术品中,潘天寿、李可染的作品就占了一半。然而,据《2015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张大千作品去年年度盈利下降了30%,也没有超高价作品出现。如今,香港苏富比春拍的成绩单,能否证明张大千已经“满血复活”?

  季涛认为,从香港春拍的成绩来看,张大千的作品价格已经从调整中重新企稳。而在朱浩云看来,张大千从来没有离开过“第一梯队”:“即使在近年市场不景的情况下,张大千的总体成交价格依旧遥遥领先。”他指出,苏富比一直都有估价偏低的传统;而作为苏富比的“台柱”之一,张大千的价格涨幅还远未到顶。《桃源图》也可能带动张大千其他作品的“水涨船高”。

  不过,不少分析人士同时提醒,张大千的应酬之作与代表作的价格差距依然很大,精品的拔尖未必就能拉高其他题材的价位。

  对于市场来说,吴冠中的《周庄》又带来哪些启示?其实,早在5年前,吴冠中就凭1.15亿元的《狮子林》和1.5亿元的《长江万里图》迈入“亿元俱乐部”。此后,吴冠中作品价格一直保持稳健。有市场人士预期,作为“留法三剑客”之一,《周庄》拍得的高价建立了一个坐标,对赵无极、朱德群等名家作品也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吴冠中是一个很独特的案例。过去油画要么是写实的、要么是抽象的当代艺术,但吴冠中的作品都不具备这两方面的特征。”然而,季涛认为,由于吴冠中的“江湖地位”特殊,即使与他的同代人相比也没有可比性,价格破亿不一定能对油画或当代艺术板块产生作用。

  本次香港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的结果,或许能为这一判断提供印证。与往年相比,本次夜场的中国当代艺术无论在成交量或数量上,都出现了显著缩水。曾梵志、张晓刚等当代艺术“大咖”的作品甚至未见影踪。

  “虽然影响未必会很直接,但《周庄》的破亿还是可以为当代艺术提振信心。它能让藏家意识到:这个板块也会有非常具有潜力的作品。”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向民说。

  思考

  “任性而为”还需要“沉得住气”

  张大千《桃源图》引起热议,除了因为高价,还有买家刘益谦带来的“神秘感”。这位素以“任性”闻名的收藏家,曾以2.8亿港元购藏鸡缸杯成为焦点,去年又以1.7亿美元拍下莫迪里阿尼作品《侧卧的裸女》,创造了艺术品拍卖史第二高的成交纪录。

  而《桃源图》的竞购过程同样显得耐人寻味。刚刚买下《桃花源》,刘益谦就在微信朋友圈里发表了一番感慨:“苦战了差不多1小时,第一次为竞拍一件作品挂了电话,又三次打电话给程寿康竞拍,实在是喜欢这张画,最终竞拍成功,大千问世,谁与争锋!”

  最让舆论关注的是,刘益谦此举是否表明,他重新将目光从西方艺术品投回了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师?“实际上,《桃源图》这件作品对于刘益谦来说是可要可不要的。”季涛分析,刘益谦表面的“任性”之举背后,还有他基于龙美术馆立场的考虑:“几乎任何板块的艺术品他都在收集,而且都是精品为主,这与他的一贯思路是吻合的。”

  也正是出于这一原因,季涛认为,刘益谦的“任性”很难对市场整体起到多大作用:“应该承认,他们也在努力完善龙美术馆自身的收藏体系。刘益谦购藏的方向会影响到企业家等高端收藏群体,但不会对艺术市场起带动作用。”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吴冠中作品价格节节攀升离不开海外藏家的支持。最大买家是在新加坡活跃的印尼华商郭瑞腾。可以说,《周庄》本身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这是当年吴冠中专门为新加坡吴冠中美术馆而作的定制作品。这幅作品此后一直没有跨出美术馆的门槛,直到日前出现在拍卖场上。

  与刘益谦相比,《周庄》的买家显得低调得多。有消息透露,这是一位香港的年轻买家,入场不过一年多时间,正处于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阶段。他对吴冠中作品的兴趣也非同一般。保利香港在同场拍出吴氏另一幅代表作《十渡拒马河》,也以2065万港元成交价为其购得。

  “海外买家和内地买家还是不太一样:他们买东西贵一些并无所谓,因为主要用于收藏;内地则是尽量求便宜,用在投资比较多。”在朱浩云看来,刘益谦凡买必精并不足为奇,不过是在走海外买家的老路。这样的藏家群体在海内外还有很多,这也解释了《桃源图》为何引发如此激烈的竞争。

  “1987年,《桃源图》187万港元的天价同样令人震惊。如果没多久就脱手了,也不能涨到现在的水平。今天的价位是长期收藏应得的回报。”在何向民看来,单单“任性”并不足以维持收藏,说到底还需要“沉得住气”。大众虽无法仿效高端藏家的“任性”,但如果转换短期投资的思维,或许能为解读市场提供另一种思路。

  趋势

  亿元拍品给市场派了“定心丸”吗?

  在去年5月的中国嘉德春拍,潘天寿《鹰石山花图》、李可染《井冈山》也曾分别以2.79亿元、1.265亿元成交,同场创下两件“亿元拍品”。然而,这一消息并未取得多少积极回响,相反,当时不少行家都对市场回暖打上问号,称“孤品”受捧无助改变市场整体颓势。

  那么,《周庄》与《桃源图》的破亿,究竟是又一次“狼来了”?还是可能成为市场回暖的“翻身之仗”?这次许多市场人士却对此乐见其成。

  “自张大千成名以来,他的作品就一直引导着中国书画市场的发展。”朱浩云列举:1987年,张大千的《桃源图》以187万港元成交,刷新了当时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纪录;2010年,张大千的《爱痕湖》成为中国近现代书画中首个破亿作品。“这次也不会成为例外,《桃源图》将为其他画家打开空间。”

  “这些年来,调整后的市场其实已经相当理性。如果就连本身很优秀的作品都卖不好,市场信心就难免受到打击。在今年香港春拍,好的作品有好的回报,这是市场回暖一个好的迹象。”何向民观察到,目前市场缺的既不是资金、也不是人气,而是优秀的作品。而近年拍卖变得难做,与藏家们惜售成风不无相关。因此,亿元拍品对藏家来说也是一副“定心丸”,有助刺激部分优秀作品流出市场。

  除吴冠中的《周庄》外,今年保利香港春拍刷新了多项拍卖纪录,包括崔如琢精品专场以3.06亿港元成交的《飞雪伴春》,创造了在世中国画家世界纪录。保利香港最终实现12.67亿港元的总成交额。

  香港春拍一直被视为内地市场的风向标。不过,也有专家对回暖信号一说持保留意见。“我始终认为:香港是香港,内地是内地。两地的买家群体、拍品的选择、税收等条件并不相同,与内地市场没有完全的相关性。”季涛认为,亿元拍品无疑有助拉动吴、张二人的作品价格,但能否拉动整个市场的成交额,还有待5、6月举槌的内地春拍揭晓。

  “现在两地的藏家群体还是有不少交叉,即使影响的过程慢一些,香港还是会对内地有推动作用。”陈绮雯注意到,香港春拍正在从对大名家作品的一味追捧,转而更多关注藏家的艺术成就:“比方在‘庸礼居珍藏中国书画’专场,陈半丁、秦仲文、陆恢等人作品,都卖出了此前罕有的高价,这或许反映未来的收藏趋势。”

  面对即将启幕的内地春拍,内地的拍卖行将如何迎接考验?据了解,一些内地拍卖公司目前已完成春拍征集。“总体来说,我们的策略不会过于看重拍品的数量,而是追求精致,减少选项更有利单件拍品价格的推高。”何向民说。

画家|书画|名家|润格|号外